九仙坐想群賢集,不數(shù)龍山事渺茫
出自宋代李彌遜《次韻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柏子香中閉凈坊,為君著屐弄秋陽。
老來見事如無事,節(jié)里隨鄉(xiāng)且入鄉(xiāng)。
但可炊糜傾免褐,何妨撚菊泛鵝黃。
九仙坐想群賢集,不數(shù)龍山事渺茫。
注釋參考
九仙
(1).九類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采藥逢三島,尋真遇九仙?!薄对企牌呋`》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p>
(2).泛指眾仙。 唐太宗 《望終南山》詩:“對(duì)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唐 顧況 《曲龍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鳳白麟回異道?!?/p>
群賢
眾多的德才兼?zhèn)涞娜恕?漢 班固 《bai{1*1}虎通·諫諍》:“雖無道不失天下,仗羣賢也。”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羣賢畢至,少長(zhǎng)咸集?!?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與岑參》:“說者以為 杜 詩最雄壯,‘其氣魄力量自足壓倒群賢,雄視千古?!?/p>
不數(shù)
數(shù)不清;無數(shù)。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guó)不數(shù)?!?汪繼培 箋:“穢,當(dāng)作滅?!?彭鐸 校正:“不數(shù),即無數(shù)?!?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shí),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shù)人,其世之不數(shù),其人之難得如此?!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揚(yáng)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鐵棍皮鞭,諸刑咸備……打了個(gè)不數(shù)?!?/p>
不亞于。 明 汪道昆 《高唐夢(mèng)》:“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shù) 莊生 陳説?!?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jì)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fēng)景,誠不數(shù)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p>
山事
(1).謂管理山林的職事?!吨芏Y·地官·閭師》:“任衡,以山事貢其物;任虞,以澤事貢其物。”
(2).山中的事物。 唐 劉禹錫 《奉送家兄歸王屋山隱居》詩之二:“春來山事好,歸去憶逍遙?!?/p>
渺茫
渺茫 (miǎománg) 時(shí)地遠(yuǎn)隔,模糊不清 be distant and indistinct;remote;vague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zhǎng)恨歌》 煙波遼闊的樣子 vague,vast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guó)僧敬龍歸》李彌遜名句,次韻粹之通判九日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