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方干《登龍瑞觀北巖》: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fēng)力歸帆上,嶺頂云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shí)登眺同。
注釋參考
前人
前人 (qiánrén) 以前的人 predecessor 滿意地詳細(xì)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具有共同遺產(chǎn)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guān)系 forefathers去后
以后。 明 朱權(quán) 《荊釵記·啟媒》:“昨聞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試魁名,去后必有好處。”《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世人只知眼前貴賤,那知去后的日長(zhǎng)日短?!?/p>
后人
后人 (hòurén) 后代的人 later generations 后人復(fù)哀后人?!啤?杜牧《阿房宮賦》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后人以貫休詩名之?!?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一個(gè)祖先的直到最遠(yuǎn)一代的后裔 posterity 子孫 descendant 后來的人,指新婦 bride 不足迎后人。——《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古異
古樸奇特。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閱古·古磚》:“﹝ 漢 竟寧 磚﹞上端作大獸面,形模古異。” 清 吳敏樹 《石君硯銘》:“硯體甚巨,形製古異,無他文飾?!?/p>
登眺
登高遠(yuǎn)望。 唐 李白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詩:“峯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宋 王安石 《贈(zèng)寶覺》詩序:“聞 化城閣 甚壯麗,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賦是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自入館以來,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閉之?!?/p>
方干名句,登龍瑞觀北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