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饒去就十分,也是靈龜曳尾
出自宋代南修造《答赟禪師問宗門三印》:
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濤競起。
假饒去就十分,也是靈龜曳尾。
注釋參考
假饒
(1).即使,縱使。 唐 李山甫 《南山》詩:“假饒不是神仙骨,終抱琴書向此游?!薄吨熳诱Z類》卷六十:“又如好底物事,如腦子之屬,上面只著一點糞穢,便都壞了,不得為香矣。若是糞穢上面,假饒著一堆腦麝,亦不濟(jì)事?!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假饒容貌無差,畢竟心腸難變。”
(2).如果。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三折:“假饒不得風(fēng)雷信,千古無人識臥龍?!薄缎咽篮阊浴す鄨@叟晚逢仙女》:“他心愛著那一種花兒,寧可終日看玩。假饒那花主人要取一枝一朵來贈他,他連稱罪過,決然不要。”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五:“ 竹垞 《靜志居琴趣·詠繡鞋》云:‘假饒無意與人看,又何用明金壓繡!’”
去就
去就 (qùjiù) 擔(dān)任或不擔(dān)任職務(wù) assume or not assume the office 無意去就 離去或留下 leave or stay 去就之際?!铣疬t《與陳伯之書》十分
十分 (shífēn) 很,甚,非常,極其 very 十分高興 十分難過 達(dá)到極端的程度 utterly;absolutely;extremely 十分驚恐 總是;老是 often;always 十分在衙門中也不方便?!秊in{1*1}瓶{1*1}梅》 十全十美;十足 perfect 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顏色?!端疂G傳》龜曳尾
《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龜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 北齊 劉晝 《新論·韜光》:“龜曳尾於 暘谷 之泥,則鉆灼之患不至?!?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鵬背負(fù)天龜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p>
南修造名句,答赟禪師問宗門三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