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將孫《沁園春》:
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
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qū)掠。
行三日,經(jīng)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
復(fù)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近情,而首及權(quán)奸誤國。
又云,便歸去、懶東涂西抹,學少年婆。
又云,錯應(yīng)誰鑄。
皆追記往日之事,甚可哀也。
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適觸于目因其調(diào)為賦一詞,悉敘其意,辭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流水斷橋,壞壁春風,一曲韋娘。
記宰相開元,弄權(quán)瘡C54D,全家駱谷,追騎倉皇。
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面郎。
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qū)羊。
。
啼痕自訴衷腸。
尚把筆低徊愧下堂。
嘆國手無棋,危涂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
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
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注釋參考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p>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無聞
無聞 (wúwén) 沒有名聲;沒有成名 inglorious 默默無聞 指耳聾 deaf 耳無聞,目無見以為
以為 (yǐwéi) 認為 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以為旦噬己也?!啤?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顿Y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顿Y治通鑒·唐紀》 以為豪?!鳌?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劉將孫名句,沁園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