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遺書究治終,長編通鑒更參同
出自宋代汪應辰《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
上古遺書究治終,長編通鑒更參同。
端居坐照無窮事,何用江心百鍊銅。
注釋參考
上古
上古 (shànggǔ) 較早的古代,中國多指商周秦漢這個時期 ancient times遺書
遺書 (yíshū)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書名)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死者臨死前留下的書信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生前沒有留下遺書究治
追究處理。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二:“ 元豐 間,亦有守邊者,一夕失城門鎖,亦不究治?!薄抖膛陌阁@奇》卷二一:“昨夜被統(tǒng)領官 盛彥 刼去銀四百錠,且被綁縛,伏乞追還究治?!薄抖昴慷弥脂F狀》第二回:“船到 南京 ,我便上岸去,昨夜那幾個賊如何送官究治,我也不及去打聽了?!?/p>
長編
(1).指卷帙繁多的書籍。 宋 曾鞏 《讀書》詩:“長編倚修架,大軸解深囊?!?/p>
(2).撰寫編年史前,先行搜集資料,按次排列。稱為“長編”。 宋 司馬光 編訂《資治通鑒》,先成“長編”,然后刪定成書。 南宋 李燾 編訂 北宋 九朝編年史,謙言不敢續(xù)《通鑒》,名為《續(xù)資治通鑑長編》。后亦指匯集資料有待刪訂撰寫成書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我數年前,曾擬編 中國 字體變遷史及文學史稿各一部,先從作長編入手?!?/p>
通鑒
共通的鑒定。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史臣美 澹 而譏 邵 者,豈所謂通鑒乎?”
參同
(1).驗證合同?!俄n非子·主道》:“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薄逗鬂h書·襄楷傳》:“其文易曉,參同經典。” 唐 牟融 《題山房壁》詩:“參同大塊理,窺測知人心?!?/p>
(2).共同參加?!度龂尽の褐尽ゆR會傳》:“ 會 典綜軍事,參同計策,料敵制勝,有謀謨之勛?!?/p>
汪應辰名句,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