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
出自唐代韋莊《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一派。流出此山。)》:
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
碧經(jīng)嵐氣重,清帶露華澄。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巢由應(yīng)共到,劉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畫,山昏霧似蒸。
撼松衣有雪,題石硯生冰。
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
饑猿尋落橡,斗鼠墮高藤。
嶮樹臨溪亞,殘莎帶岸崩。
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對(duì)景思任父,開圖想不興。
晚風(fēng)輕浪疊,暮雨濕煙凝。
似泛靈槎出,如迎羽客升。
仙源終不測(cè),勝概自相仍。
欲別誠堪戀,長(zhǎng)歸又未能。
他時(shí)操史筆,為爾著良稱。
注釋參考
洛水
(1).古水名。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鞭 洛水 之 宓妃 ,餉 屈原 與 彭胥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洛水》:“ 洛水 出 京兆 上洛縣 讙舉山 ?!?唐 王維 《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yīng)制》:“賦掩 陳王 作,杯如 洛水 流?!?/p>
(2).古水名。一名 北洛水 。即今 陜西省 北洛河 ?!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丹水 出焉,東南流注于 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魚。”
(3).古水名。即 雒水 。今 四川省 沱江 諸源之一。
(4).古水名。一名 洛澗 。即今 安徽省 洛河 。
余脈
指水的支流。 前蜀 韋莊 《漁塘十六韻》:“ 洛水 分餘脈,穿巖出石稜。”
石棱
石頭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閣雨望》詩:“徑添沙面出,湍減石稜生?!?唐 于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詩:“面壁攀石稜,養(yǎng)力方敢前?!?前蜀 韋莊 《漁塘》詩:“ 洛水 分餘脈,穿巖出石稜。”《太平廣記》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dòng)洝ね醭行荨罚骸熬忁\踰雙劍,行行躡石稜?!?/p>
韋莊名句,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一派。流出此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