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范祖禹《送趙清憲入蜀》:
上圣隆西眷,中朝報(bào)鉅賢。
三刀重夢(mèng)寐,四國賴蕃宣。
自昔方隅遠(yuǎn),惟公惠澤偏。
弦歌初撫字,使節(jié)再聯(lián)翩。
召父深仁浹,文翁美化全。
南圖回海浪,北極上星躔。
霖雨蘇群物,卿云被八埏。
從容方論道,引避不居權(quán)。
忠馭何頻叱,行帷又一褰。
漏天開霧雨,燒棧掃云煙。
玉壘山橫雪,羅江水映綿。
閭閻瞻冕服,父老識(shí)旌旃。
清靜嘗能理,煩苛冀盡蠲。
銷兵無吠警,含哺但安眠。
富庶寧加此,功名固有焉。
豈惟私蜀土,佇更秉陶甄。
注釋參考
上圣
(1).猶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墨子·公孟》:“昔者,圣王之列也:上圣立為天子,其次立為卿大夫。”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xué)》:“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猶待學(xué)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於凡人乎?” 宋 王安石 《雜詠》之二:“變生父子間,上圣不能謀?!?/p>
(2).稱天神。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只望上圣可憐見,與小人些壽歲咱?!?/p>
(3).猶前圣。指前代的帝王與圣賢。《晉書·干寶傳》:“ 宣皇帝 廓定四海, 武皇帝 受禪於 魏 ,至德大勛,等蹤上圣。”《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先王有闕典,上圣有遺事。”
朝報(bào)
朝廷的公報(bào)??d詔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 漢 唐 諸朝由諸藩京邸傳抄轉(zhuǎn)報(bào),稱邸抄或邸報(bào)。后世有由內(nèi)閣鈔發(fā)的,稱為閣鈔;有由六科鈔發(fā)的,稱為科鈔。在外省統(tǒng)稱為朝報(bào),又稱京報(bào)。 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別集·黃國》:“中遭嘖言指其他無所長(zhǎng),但能多收朝報(bào)耳?!?明 陳汝元 《金蓮記·驚訛》:“母親不須愁煩。聞公公去買朝報(bào),想就知消息也?!?清 梅曾亮 《贈(zèng)孫秋士序》:“居近 正陽門 ,不二三里,目不見朝報(bào)一字,不知何者為今日時(shí)事,達(dá)官要人?!眳㈤?宋 趙昇 《朝野類要·朝報(bào)》、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四·朝報(bào)》。
鉅賢
大賢,極有才德者。 宋 祝穆 《沁園春·壽宋通判》詞:“地脈方興,天荒欲破,還為鹽梅生鉅賢?!?/p>
范祖禹名句,送趙清憲入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