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至《次韻答方晦之》:
昔時英杰未伸時,胯下淮陰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眾人謗口不須疑。
討論直取遺經(jīng)本,芟剔寧容異說枝。
圣世尊儒君富學(xué),等閑危涕莫交洟。
注釋參考
之子
這個人?!对姟ぶ苣稀h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馬。” 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p>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清 魏源 《別陳筠心》詩之一:“安得古心人,高舉出塵壒?!?/p>
自信
自信 (zìxìn) 相信自己 have self-confidence;be sure of oneself;believe in oneself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相信自己的 self-confident 看起來他體格結(jié)實,而且自信眾人
眾人 (zhòngrén) 大多數(shù)人 multitude 眾人都感到驚奇 大家 everybody 眾人竭力?!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一般人,普通人 common people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xùn)|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泯然眾人?!巍?王安石《傷仲永》謗口
毀謗人的嘴。 宋 王令 《寄王正叔》詩:“忠言不售耳,直面屢得唾,怒目瞋以環(huán),謗口焰而火。” 清 袁于令 《西樓記·會玉》:“ 伯將 謗口,父親前事漏?!?/p>
不須
不用;不必。《后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yǎng)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強至名句,次韻答方晦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