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
空齋學(xué)佛外,六經(jīng)恣論討。
仁義志不移,貧病誰相惱。
天命唯我樂,百神非吾禱。
為文宗孔孟,開談黜莊老。
諛諂音聲惡,寂寥滋味好。
褰帷愁緒絕,憑欄寒氣早。
雁影沈遠(yuǎn)空,蟲鳴咽衰草。
伊余何為者,力擬行正道。
愿揚(yáng)君子風(fēng),澆浮一除掃。
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問答
問:《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的作者是誰?
答: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的作者是釋智圓
問: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是宋代的作品
問:杜門無俗交,塵事任浩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杜門無俗交,塵事任浩浩 出自 宋代釋智圓的《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
問:杜門無俗交,塵事任浩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杜門無俗交,塵事任浩浩 的下一句是 空齋學(xué)佛外,六經(jīng)恣論討。
問:出自釋智圓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智圓名句大全
- 舟行感懷風(fēng)帆江上往來頻,漁叟應(yīng)多笑此身。自愧無才酬圣澤,已甘行樂負(fù)青春。疲羸未復(fù)空忘味,網(wǎng)緒難條欲問津。更擬傾杯祝天地,世間不用長奸人。
- 賀新郎帆影斜陽里。與蘆花、分風(fēng)飛過,落星遺此。瓦老苔荒鐘鼓陋,斑剝,殘碑無幾。想此處、閱人多矣。天上白榆猶落去,況人間、一瞬浮花蕊。問五老,笑而已。仙翁當(dāng)日曾揮麈。拍闌干、浩歌音響,振魚龍耳。九十馀年無人問,遺韻半江煙水??钪?、風(fēng)濤如許。安得六丁移此石,去橫身、作個中流砥。長唱罷,冥鴻起。
- 江行二首暝色滄州迥,秋聲玉峽長。只因江上月,不覺過潯陽。晚泊長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盡,東去水聲長。
- 于長史山池三日曲水宴摘蘭藉芳月,祓宴坐回汀。泛滟清流滿,葳蕤白芷生。金弦揮趙瑟,玉指弄秦箏。巖榭風(fēng)光媚,郊園春樹平。煙花飛御道,羅綺照昆明。日落紅塵合,車馬亂縱橫。
- 游斜川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yuǎn)流;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xiàn)酬;未知從今去,當(dāng)復(fù)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 再次韻偶來無一關(guān),何必化身上。下視膠擾中,脫去如覆掌。我生本山人,說山非妄想。賦詩亦漫興,不要世稱賞。與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惟慚學(xué)不進(jìn),莫稱年事長。今人豈無賢,敢謂吾安仰。不爾簡與編,言行富前往。相期山中讀,勿待秋風(fēng)響。而我累饑驅(qū),畏途方莽莽。
- 寄陸高士山陰道士久不見,無奈秋天風(fēng)雨何。疇昔燒丹曾化鶴,近來書字不因鵝。黃花開到東籬下,白日何妨拄杖過。更約登高成浩飲,得詩還勝去年多。
- 瑤臺月閑閑景致,真閑悟清清,方可分付。元來那個本有,須令堅固。便結(jié)作、一粒金丹,五色明霞敷布。同相守,能相聚?;毓馍?,返光顧。遭遇。圓成決得,真師舉度。此則助正鮮素。更永永、綿綿響慕。應(yīng)知道還處,亙初存住。逐瑩瑩瑞彩祥輝,珍寶珞*璉步。胎仙舞。神仙路。金童引,玉童諭。堪赴?,幣_月照,瓊筵雅聚。
- 【雙調(diào)】水仙子_歸來重整舊歸來重整舊生涯,瀟灑柴桑處士家。草庵兒不用高和大,會清標(biāo)豈在繁華?紙糊窗,柏木榻。掛一幅單條畫,供一枝得意花,自燒香童子煎茶。
- 相和歌辭。江南曲美人何蕩漾,湖上風(fēng)月長。玉手欲有贈,裴回雙鳴珰。歌聲隨淥水,怨色起朝陽。日暮還家望,云波橫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