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見荷花憶吳興五絕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問答
問:《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的作者是誰?
答: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的作者是蘇轍
問: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是宋代的作品
問:菰蒲出沒風(fēng)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菰蒲出沒風(fēng)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出自 宋代蘇轍的《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問:菰蒲出沒風(fēng)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菰蒲出沒風(fēng)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的下一句是 應(yīng)為高人愛吳越,故於齊魯作南風(fēng)。
問:出自蘇轍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轍名句大全
- 一剪梅·舟過吳江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橋 一作:嬌)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送淳安括田省委買都事白馬何方來,青絲紅錦韉。手持省府檄,身著從事衫。分麾蒞屬邑,銜命司括田。一見為鸞鳳,不肯為鷹鹯。視民如有疾,見客似無官。疲民得賈父,僻壤戴蘇天。群情有欲愬,百口難具宣。君來五閱月,熟察民顛連。嚴(yán)為浙偏壘,淳在嚴(yán)萬山。按圖覽輿地,邑境若斗然。一分布阡陌,九分奠山川。墾畝雜沙礫,斸土見水泉。桑不結(jié)趼絲,農(nóng)不供粥饘。耕鑿地力盡,租稅民用殫。江南享有國,錢塘余百年。地偏費(fèi)實(shí)浩,額外賦益繁。和買非正絹,茶役皆贏錢。民窮未忍死,上慈政令寬。三年輸未足,一榜逋悉蠲。遺黎戴白叟,尚能話興元。天朝大一統(tǒng),地域跨八埏。中邦定成賦,遠(yuǎn)氓均受廛。吁嗟天地仁,豈使雨露偏。君歸勿委蛇,禁中需牧頗。原言述民勞,海表同恩波。相彼西人好,東人爭奈何。
- 社日濁澗回湍激,青煙弄晚暉。緣隨春酒熟,分與故山違。社鼓喧林莽,孤城隱翠微。山花羞未發(fā),燕子喜先歸。
- 寄焦煉師得道凡百歲,燒丹惟一身。悠悠孤峰頂,日見三花春。白鶴翠微里,黃精幽澗濱。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仙境若在夢,朝云如可親。何由睹顏色,揮手謝風(fēng)塵。
- 贈(zèng)清衍我厭從緣苦,空為薄宦牽。如師真達(dá)者,於世必超然。敝笠沖塵陌,寒云擁雪天。崎嶇遠(yuǎn)相顧,深愧此心專。
- 見諸公古風(fēng)有感而和吾慕嚴(yán)子陵,躬耕寄事外。弗聽有道舉,安得從郭泰。恥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帶。三賢甘寂寞,舉世惜機(jī)會(huì)。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塵蓋。洗耳潁陽水,要使聞清籟。紛紛難與言,簡篇猶可賴。
- 壽光宮井氣蒸云濕石欄,白頭道士自燒丹。開門風(fēng)帶琴聲出,一陣松花滿醮壇。
- 送袁伯長扈從上京日色蒼涼映紫袍,時(shí)巡毋乃圣躬?jiǎng)?。天連閣道晨留輦,星散周廬夜屬橐。白馬錦韉來窈窕,紫駝銀甕出蒲萄。從官車騎多如雨,只有揚(yáng)雄賦最高。
-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只要教君長不昧,觸目無邊無對待。行住坐臥是誰來,提卻蔓菁覓菘菜。
- 移居靜安坊,答元八郎中長安寺里多時(shí)住,雖守卑官不苦貧。作活每常嫌費(fèi)力,移居只是貴容身。初開井淺偏宜樹,漸覺街閑省踏塵。更喜往還相去近,門前減卻送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