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問答
問:《鷓鴣天》的作者是誰?
答:鷓鴣天的作者是晏幾道
問:鷓鴣天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鷓鴣天是宋代的作品
問:鷓鴣天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出自 宋代晏幾道的《鷓鴣天》
問: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的下一句是 云隨碧玉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瓊舞袖回。
問:出自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鷓鴣天賞析
詞的上片寫當(dāng)年在斗雞池邊征歌逐舞、飲酒賦詩的盛況 。首兩句寫晝夜相繼的游賞歡宴。酒闌之后,興猶未盡,還在歌女的紈扇上題遍綺麗的新詩,可以想見詞人的情意氣 。這兩句用淡墨淺染,略點(diǎn)宴樂,然后用濃墨重彩鉤勒?!霸齐S”兩句寫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隨著碧玉的歌聲而飄轉(zhuǎn);紅瓊的舞袖回旋,仿佛裹著一身飛雪 。“碧玉”、“紅瓊 ”,是歌兒舞女的代稱 。本詞中所指的或許是小晏最眷戀的小蓮?!缎∩皆~》中尚有一首《鷓鴣天》,特為小蓮而作,亦有“云隨綠水歌聲轉(zhuǎn),雪繞紅綃舞袖垂”之句,語意與本詞相仿。小晏寫歌聲高亢 ,不說“響遏行云”,而是易“遏”為“隨”為“轉(zhuǎn)”,賦予歌聲更大的感染力,可謂點(diǎn)鐵成金;寫舞態(tài)婆娑,如流風(fēng)回雪,亦極生動(dòng)形象。活色生香,酣歌暢舞,可知小晏此時(shí)之樂,自不免要紈扇題詩了。近世論者,嘗舉此聯(lián)與大晏的“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相比,認(rèn)為兩聯(lián)意同而小晏造語尤勝。
過片三句,點(diǎn)明詞旨為懷舊。詞人追懷往事,不禁淚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過于兩人象各向東西分流的水那樣,再也不能會(huì)合在一起了??赡艽藭r(shí)小蓮也不知去向了。詞人發(fā)出了深沉的嘆息 :“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fēng)豈得知 !”依舊是那皎潔的秋月,依舊是那溫煦的春風(fēng),但那個(gè)人兒早已不在眼前了,連同她清越的歌聲,連同她妙曼的舞態(tài),所留下的只是滿眼凄涼 ?!扒镌麓猴L(fēng)”四字 ,包涵了無限的哀思?!柏M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詞人絕望之語,屬反詰用法。
- 夜二首明月在天上,流光遍草萊。平生一樽酒,思與故人開。
- 送鄧諫從制干援引亦未力,聲名空復(fù)傳。終攜太平策,還上蜀江船。帆色掛曉月,櫓音穿夕煙。滄波不盡興,收拾浣花邊。
-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shí)歌四首夏歌蘭眼抬露斜,鶯唇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 菩薩蠻屑瓊霏玉堆檐雪。雪檐堆玉霏瓊屑。山遠(yuǎn)對(duì)眉攢。攢眉對(duì)遠(yuǎn)山。拆梅寒映月。月映寒梅拆。闌倚暫愁寬。寬愁暫倚闌。
- 桃源憶故人桃花亂落如紅雨。閃下西城碧樹。寂寞瑣窗朱戶。最是春深處。一尊酒盡青山暮。樓外輕云猶渡。遠(yuǎn)水悠悠下住。流得年光去
- 次韻王少府送焦坑茶昏然午枕困漳濱,醒以清風(fēng)賴子真。初似參禪逢硬語,久如味諫得端人。王程不趁清明宴,野老先分浩蕩春。敢向柘羅評(píng)綠玉,待君同碾試飛塵。
- 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二首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絳繩系又開。此卷玉清宮里少,曾尋真誥讀詩來。紫河車?yán)锏こ梢?,皂莢枝頭早晚飛。料得仙宮列仙籍,如君進(jìn)士出身稀。
- 八月十四日攜家泛月次韻稍先一日我中秋,行遍芙蓉與菊洲。作意安排卻非適,不如乘興徑行舟。
- 讀秦紀(jì)二首烹滅群雄方未疲,赭山射海奮余威。誰知傳與癡兒子,只得阿房似舊時(shí)。
- 寄錢申伯二首子去客昭武,今儂懷舊游。青山渾在眼,白發(fā)暗添頭。旅食今安好,歸程儻滯留。溪邊因野步,試覓水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