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
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從,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為風(fēng)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元功高名誰與紀(jì),風(fēng)雅不繼騷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蛟龍字。
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磨蒼崖。
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百年廢興增嘆慨,當(dāng)時數(shù)子今安在。
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游人打碑賣。
注釋
[2]漁陽馬:指安祿山叛軍從漁陽(今河北薊縣一帶)造反的戰(zhàn)馬。
[3]君王:指唐玄宗李隆基。這句是說,急奔萬里的君王在蜀中憂傷衰老。
[4]郭公:郭子儀,唐華州鄭人。玄宗時,參加武舉考試獲異等,累遷朔方節(jié)度使。肅宗時,奮皆平定安史之亂,功績?yōu)橹信d諸將之冠。凜凜:使人敬畏的樣子。
[5]偃(yǎn):仰臥,引申為倒下。這里指偃旗,即放倒軍旗。
[6]九廟: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初立七廟。公元20年(王莽地皇元年)增為九廟,此后歷朝皇帝皆立九廟祭祖。
[7]元功高陽:元,大。元功高陽,即功大陽高。
[8]水部:指元結(jié),安史之亂后期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參軍,曾參加抗擊史思明南侵而有戰(zhàn)功,升任水部員外郎。星斗文:謂元結(jié)的文章燦若星辰。
[9]太師:指顏真卿,唐代杰出的書法家,善正草書,筆皆遒婉。他曾做過太子太師。安祿山反,顏真卿全皆討賊,河朔諸郡共推為盟主。龍蛇字:謂顏真卿的書法飛動勁健。
[10]棄不收:棄,舍去,拋開,這里指水流去。收,收取,收回。不收,謂水不回頭。
[11]打碑:指拓印碑帖。
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問答
問:《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的作者是誰?
答: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的作者是張耒
問: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是宋代的作品
問: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出自 宋代張耒的《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
問: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的下一句是 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問:出自張耒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耒名句大全
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賞析
這首詩簡述了平定安史之亂的史實,展示了中興碑雄奇瑰偉的特色,贊頌了中興功臣們?yōu)樽o國安民而鏖戰(zhàn)沙場的崇高精神。這是一首詠懷古跡的詩作,既憑吊古人,發(fā)百年興廢之感慨;又自抒胸襟,表達了對元結(jié)、顏真卿無限景仰之情。
此詩碑在浯溪東崖區(qū),高、寬各110厘米,字大6至8厘米不等,行楷,姿媚遒勁可愛。其詩題、姓名、書者和年月都已經(jīng)變得模糊而難以辨認。韓子蒼疑此詩為秦觀作(見《復(fù)齋漫錄》),但據(jù)《苕溪漁隱叢話》記載:“余游浯溪,觀摩崖之側(cè)有此詩刻石,前云:‘讀中興頌,張耒文潛’;后云:‘秦少游書’?!苯袷仙须[約可見。
- 尚書汪公得請奉祠餞者十有四人分韻賦某得敢鼎食味苦濃,藿食味苦淡。同生不同嗜,羊棗與昌歜。孰能游其間。進退兩無憾。尚書古仙伯,雅尚本真澹。禁涂履星辰,講廈席氈毯。將升閒槐棗,忽去亂葭菼。太清奉虛皇,奎壁手可攬。舉以華其歸,光耀極鉛槧。向來功名人,勇進忘坎窞。聽誦歸來辭,掩耳謝不敢。寧知達士胸,萬牛眇難撼。清風(fēng)滿后車,一洗世氛黕。祖帳將軍園,寒枝紅綴糝。公歸寧久闊,別意不成慘。金華訪舊學(xué),和羹待醯醓。政恐牧笛清,終換街鼓紞。
- 老將鬢衰頭似雪,行步急如風(fēng)。不怕騎生馬,猶能挽硬弓。兵書封錦字,手詔滿香筒。今日身憔悴,猶夸定遠功。
- 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shù)章自道后二章為單殘生光景滿腔愁,平地江河洶涌流。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晉春秋。俗饕無夢亦尋鹿,人飽自歌誰飯牛。咄咄向天天不管,方來畢竟幾時休。
-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后合六首萬年枝下綠陰長,拂石時來坐晚涼。別殿筌歌催宴早,千門鋪月靜焚香。
- 玉鏡臺郎贈玉鏡臺,妾掛菱花盤。安得咸陽鏡,照郎心肺肝?
- 使金霜明玉節(jié)映寒流,馬渡蘆溝向上頭。萬里河山觀古塞,百年荊棘嘆神州。要臨瀚海銘燕石,石上新亭作楚囚。多少遺民思舊俗,可憐金帛歲包羞。
- 瑞鷓鴣修行休覓虎龍兒。只要靈明識本機?;鑴t彌陀成外盜,悟來煩惱是菩提。常搜己過心明顯,唯見他非性轉(zhuǎn)邊。打破般般休歇去,虛堂深處伴牟
- 秦始皇天方獵中原,狐兔在所憎。傷哉六孱王,當(dāng)此鷙鳥膺。搏取已掃地,翰飛尚憑凌。游將跨蓬萊,以海為丘陵。勒石頌功德,群臣助驕矜。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
- 太常寺宿齋有寄轉(zhuǎn)枕挑燈候曉雞,相君應(yīng)嘆太常妻。長年多病偏相憶,不遣歸時醉似泥。
- 夕月三首夙陳籩豆,潔誠致祈。垂休保佑,景祚巍巍。
- 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劉禹錫瀟湘神
- 重湖風(fēng)月,九秋天氣,冉冉清愁如織。——— 張孝祥鵲橋仙
- 置酒吳亭上,無人吹紫簫——— 曾鞏將之浙江延祖子山師柔會別飲散獨宿空亭遂書
- 惜取看人閑目力,琵琶亭上看廬山——— 崔鶠詩四首
- 問世人,會不會——— 白玉蟾布袋和尚贊
- 蜀集重編否,巴儀薄葬新。——— 無可吊從兄島
- 君說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 皎然青陽上人院說金陵故事
- 夜鎖重門晝亦監(jiān),眼波嬌利瘦巖巖。——— 薛能吳姬十首
- 行盡天涯白發(fā)新,槿籬竹屋著閑身。——— 陸游簡蘇訓(xùn)直判院莊器之賢良
- 凡炙茶,慎勿于風(fēng)燼間炙,熛焰如鉆,使涼炎不均。——— 陸羽茶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