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江潮涌來就掀是神龜馱負的雪山,又掀是蟄伏的巨龍從夢中驚起,疾風掀起海水掀豎起的墻壁。
遠處幾點青山掀美人頭上的鬟髻,彌漫十霧氣青翠欲滴。一抹紅霞如同剛織就的綃紗,帶十洶涌的潮水迸濺的濕意。天邊白鳥分明帆檣直立,入夜后隔江傳來悠揚的笛聲。
注釋
王勃《滕王閣序》:“秋水共長天一色?!绊f莊《謁金門》:“染就一溪新綠”,周句殆從此化出。
傳說渤海中五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熬搛検迮e首而載之,六萬歲一交焉”。見《列子·湯問》。
蟄:潛伏?!吨芤住は缔o傳》:“龍蛇之蟄,以存身焉?!?br />快:有痛快爽快意。
紅濕:晚霞紅如彩綃,疑為織女機柕所成。
白鳥:白色羽毛的鳥。
聞鵲喜·吳山觀濤問答
問:《聞鵲喜·吳山觀濤》的作者是誰?
答:聞鵲喜·吳山觀濤的作者是周密
問:聞鵲喜·吳山觀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聞鵲喜·吳山觀濤是宋代的作品
問:天水碧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天水碧 出自 宋代周密的《聞鵲喜·吳山觀濤》
問:天水碧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水碧 的下一句是 染就一江秋色。
問:出自周密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密名句大全
聞鵲喜·吳山觀濤賞析
這首詞是題詠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
詞上片寫海潮欲來和正來之情狀。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首兩句說錢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顏色,指的是潮水未來,風平浪靜的觀感。
“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兩句,寫海潮咆哮著洶涌而來,好像是神龜背負的雪山,又好像是從夢中驚醒的蟄伏海底的巨龍,還好像是疾速的大風將海水吹得豎立起來一般。詞人接連用了幾個生動的比喻,有聲有色地將錢江大潮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排山倒海的氣勢。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
下片寫潮過風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數(shù)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三句,分別描寫遠處、高處的景色。遠處的幾點青山,雖然籠罩著淡淡的煙靄,卻仍然青翠欲滴。天邊的紅霞,仿佛是剛剛織好的綃紗,帶著潮水噴激后的濕意;臨近黃昏,白鷗上下翻飛,其側(cè)則帆影矗立,說明鷗鳥逐船而飛。詞人選擇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圖景,使人賞心悅目,身臨其境一般。
末句“隔江聞夜笛”,以靜結(jié)動,以聽覺的描寫收束全詞,與以前的視覺描寫形成對照。全詞純寫景物,此時才點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極有韻味。隔江而能聽到笛聲,可見風平浪靜,萬籟俱寂。寫聞笛,其實仍是寫錢塘江水。
從時間上說,全詞從白晝寫到黃昏,又從黃昏寫到夜間;從藝術(shù)境界上看,又是從極其喧鬧寫到極其安靜,將“觀濤”前后的全過程作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使讀者仿佛觀看一部拍攝生動的影片,有特寫的連綴,又有場景的高迅切換,令人不由不如臨其境一樣。因為詞人又是一位畫家,故能做到“以畫為詞”。尤其是“隔江聞夜笛”一句,余韻無窮,似斷猶連。
- 送彭子復(fù)臨海令滿秩相逢幾何時,相與何如話。書來警吾過,切切父兄語。人生會合難,念別成悽楚。北望山千里,秋容渺煙渚。
- 挽寧谷居士何公三首英雄千古入泉臺,八十余齡死更哀。隱谷云歸龍已老,吟壇月墮鶴空回。黃花滿地詩人老,青槚成阡吊客來。白發(fā)蓋棺公事了,朔風世路正黃埃。
- 聞笛乾坤沈萬籟,風露杳雙清。城近更初轉(zhuǎn),山空月正明。攬裘寒意重,看劍壯心驚。迢遞誰家笛,凄涼此夜情。
- 西泠橋題畫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
- 送別錢起陽關(guān)多古調(diào),無奈醉中聞。歸夢吳山遠,離情楚水分。孤舟經(jīng)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憶君。
- 郡圃殘雪南風融雪北風凝,晚日城頭已可登。莫道雪融便無跡,雪融成水水成冰。
- 戀繡衾蒨金小袖花下行。過橋亭、倚樹聽鶯。被柳線、低縈鬢,紺云垂、釵鳳半橫。紅薇影轉(zhuǎn)晴窗晝,漾蘭心、未到繡絣。奈一點、春來恨,在青蛾、彎處又生。
- 梅亭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發(fā)從殘歲白,山入故鄉(xiāng)青。世事徒三窟,兒童且一經(jīng)。丁寧速賒酒,煮粟試沙瓶。
- 自湘水南行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間。雖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閑。暝色生前浦,清暉發(fā)近山。中流澹容與,唯愛鳥飛還。
- 水調(diào)歌頭明月雙溪上,勝景號金華。當年此夕,多少鸞鳳雜云霞。共擁飄飄仙伯,來作人間英杰,王謝舊名家。綸紼妙文采,帷幄富忠嘉。圣天子,形夢寐,眷尤加。麒麟閣上,早晚丹陛聽宣麻。鼎軸無窮勛業(yè),歲歲熏風日永,萱秀北堂花。瀲滟綺筵酒,壽算等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