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12_22
三君詠魏鄭公(徵)問答
問:《三君詠魏鄭公(徵)》的作者是誰?
答:三君詠魏鄭公(徵)的作者是高適
問:三君詠魏鄭公(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君詠魏鄭公(徵)是唐代的作品
問:鄭公經(jīng)綸日,隋氏風(fēng)塵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鄭公經(jīng)綸日,隋氏風(fēng)塵昏 出自 唐代高適的《三君詠魏鄭公(徵)》
問:鄭公經(jīng)綸日,隋氏風(fēng)塵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鄭公經(jīng)綸日,隋氏風(fēng)塵昏 的下一句是 濟代取高位,逢時敢直言。
問:出自高適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適名句大全
- 自貽心中身外更何猜,坐石看云養(yǎng)圣胎。名在好詩誰逐去,跡依閑處自歸來。時添瀑布新瓶水,旋換旃檀舊印灰。晴出寺門驚往事,古松千尺半蒼苔。
- 寄臺教王吉甫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直溪之風(fēng)空且闊,可以舒我窮郁結(jié)。自聞西來飛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苦無筋力抗塵埃,徒有心事交冰雪。長庚分光到寂寞,好風(fēng)流閒無時節(jié)。癭木豈是罍洗材,歜葅不登鼎俎列。見何所見斯未信,取非所取毋乃褻。俗眼滔滔鄂州花,古道卓卓元城鐵。自昔甕城地最靈,而況金壇人更杰。漫塘詞源有流傳,實齋理學(xué)素磨切。忽乘朝陽下赤城,坐覺文星燦不浙。龜手之藥或以封,皋皮之座嘯自徹。糠秕在前吾不妨吾后,瓦注者巧吾但安吾拙。教鐸重新雷霆鳴,儒流勇赴江河決。弦誦洋洋正聲合,芹藻楚楚生香發(fā)。北斗泰山收寶望,東觀蓬萊是途轍。
- 寄社中暗壁寒螀聚夜愁,孤燈相憶話綢繆。雁來不接西風(fēng)字,又見黃花老卻秋。
- 題管圣浩蒲川歸隱卜筑蒲川上,翛然遠市廛。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地僻紅塵凈,沙平白鳥眠。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
- 嶺路惡甚問章圣寺蓋欲投宿也書寄周袁州舉頭易見天邊日,屬目難逢山下村。行盡土粗仍石惡,望窮雨黑與云昏。此身何可數(shù)茲役,薄宦有誰能見存。章圣明朝還曲睹,信知緣契在空門。
- 木蘭花慢 贛榆縣諸王村三殿廟黃醮罷作恣逍遙豁暢,乃容膝小金山。用妙力加持,興洪大醮,真圣臨壇。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離苦列仙班。明貫從容法體,宴居一味蕭閑。回還誘演幽深,將內(nèi)外事都刪。聚五蘊清涼,天寧地靜,撞破三關(guān)?;侍熘氪蟮?,度群生、萬類不為難。指日金書詔下,永辭俗海塵寰。
- 春雪二首春云驕不行,凍雨作飛雪。夜深歸無燭,已覺馬蹄滑。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堂寒曉附火,檐滴更清絕。前者城東邊,桃李粲已發(fā)。陰陽不可料,寒氣晚猶泄。青青高坡麥,舊事日可閱。當(dāng)春望時雨。盛雪或為孽。生民??嗲?,不敢愛膏血。如何待一飽,常苦神物奪。茫茫元精理,未易論本末,解裘換斗酒,莫畏衣百結(jié)。
- 頌古五十五首古洞桃花發(fā)嫩枝,施朱施粉兩相宜。要渠成結(jié)千年實,多謝春風(fēng)著意吹。
- 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胄甲漢中壘,聲高昔諫垣。幾年清議在,萬事此心存。臨遣再三意,褒嘉數(shù)十言。疾驅(qū)公未可,半路趣回轅。
-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樓幾到西林清凈境,層臺高視有無間。寒光遠動天邊水,碧影出空煙外山。苔點落花微萼在,葉藏幽鳥碎聲閑。曠然多慊登樓意,永日重門深掩關(guān)。
- 悠悠藴真趣——— 江淹雜體詩 殷東陽仲文興矚
- 如今重觀春風(fēng)面,此年時、消瘦些兒——— 謝應(yīng)芳風(fēng)入松 梅花
- 僧釜藜羹加糝美,市壚黍酒帶醅渾——— 陸游閑游所至少留得長句
- 可堪更近乾龍節(jié),眼中淚盡空啼血——— 向子諲秦樓月·芳菲歇
- 天風(fēng)海雨會入詩,況近梅花欲盈把——— 曹勛寄空上人
- 山東英妙屢經(jīng)游——— 薛道衡豫章行
- 選勝唯務(wù)得,陟危寧復(fù)憚——— 刁繹雪后游瑯玡山與韋驤聯(lián)句
- 三吳才雋應(yīng)焚硯,萬里風(fēng)煙盡入詩——— 陳造再次韻馬主簿二首
- 野渡舟回,前村門掩,應(yīng)是不勝清怨——— 張炎探春慢(雪霽)
- 古井人名在,清泉鹿跡幽。——— 張祜題招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