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
濕錨樓臺,釀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徽茫越嶠,但半冱云根,半銷沙草。
為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棹? 清愁幾番自遣,故人稀笑語,相憶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惱。
將花插帽,向第一峰頭倚空長嘯。
忽展斜陽,玉龍?zhí)祀H繞。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江面平,雪早晴,風(fēng)已小,我住著竹杖像被人呼喚著登臨吳山。在其上近處樓臺亭閣都披上了銀裝,籠罩在濃重的寒色之中,尚不見半點桃紅柳綠的痕跡。遠(yuǎn)處的山巒一半罩在云霧之中,一半被白雪覆蓋,山上的草木也都不見了。
故人稀少的清寒,讓我想起了多少往事!寂寞孤獨,朝朝暮暮,我吟梅花自遣懷。我將花插于帽上,向著吳山山頭,仰天長嘯。忽然地看見遠(yuǎn)方斜陽,霞光映照雪山明麗發(fā)光。
注釋
齊天樂:詞牌名,又名《臺城路》《如此江山》《五福降中天》。
筇(qióng):竹杖。
釅(yàn)寒:猶嚴(yán)寒。
越嶠(qiáo):泛指江浙一帶的山巒。
沍(hù):同“冱”,凍結(jié)。
晉時棹(zhào):指王徽之夜雪訪戴之事?!妒勒f新語》載:晉王徽之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憶戴逵,遂乘舟訪之,至門而返二或問其故,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br />第一峰:指吳山,在今浙江杭州。
玉龍:指雪。張元詩:“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問答
問:《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的作者是誰?
答: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的作者是厲鶚
問: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是清代的作品
問: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fēng)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fēng)小 出自 清代厲鶚的《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
問: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fēng)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fēng)小 的下一句是 濕錨樓臺,釀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問:出自厲鶚的名句有哪些?
答:厲鶚名句大全
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賞析
題中吳山為杭州名勝之一。作者在登臨吳山,眺望錢塘江對岸雪后放晴的景觀時,生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所以寫下這首詞。
- 水調(diào)歌頭白發(fā)已如此,歲序更駸駸?;瘷C消息,壯生天籟雍門琴。頗笑論文說劍,休問高車駟馬,袞袞□黃金。蟻在元無夢,水競不流心。絕交書,招隱操,惡圓箴。世塵空擾,脫巾掛壁且松陰。誰對紫微閣下,我對白萍洲畔,朝市與山林。不用一錢買,風(fēng)月短長吟。
- 寄張達(dá)道先生永懷凝神公,履正群仙夸。流目厭塵土,軒冕卑泥沙。羽蓋承倒景,飆輪泛晨霞。前旌絡(luò)霄隊,駐節(jié)王母家。真童發(fā)清謠,云表翔哀笳。樓居映朝日,服采明珠華。萬春等朝菌,歡事詎可涯?,幭唇K醼,零落蟠桃花。想同董奉君,更尋上漢槎。
- 挽湯丞相漢國夫人七秩芳名盛,于今等逝波。承天登宰輔,看子掌編摩。鳳去青春獨,鸞回紫誥多。他年彤管史,兼述采蘩歌。
- 酬相公再游云門寺遠(yuǎn)羨五云路,逶迤千騎回。遺簪唯一去,貴賞不重來。
- 琴曲歌辭。龜山操龜之氣兮不能云雨,龜之枿兮不中梁柱,龜之大兮只以奄魯。知將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 點絳唇(示兒尹仁尹智)莘野寥寥,渭濱漠漠情何限。萬重堆案。懶更重經(jīng)眼。兒輩休驚,頭上霜華滿。功名晚。水云蕭散。漫就驛亭看。
- 法曲獻仙音(題姜子野雪溪圖)梅失黃昏,雁驚白晝,脈脈斜飛云表。絮不生萍,水疑浮玉,此景正宜舒嘯。記夜悄、曾乘興,何必見安道。系船好。想前村、未知甚處。吟思苦,誰游灞橋路杳。清飲一瓢寒,又何妨、分傍茶灶。野屋蕭蕭,任樓中、低唱人笑。漸東風(fēng)解凍,怕有桃花流到。
- 詠松蕭蕭琴瑟鳴,灑灑霜露下。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
- 臨江仙母兩國太夫人初度,謹(jǐn)上小詞,用獻為王母三千年之曲。丞相袞衣朝戲彩,年年慶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兒孫。人間傳壽酒,天上送麒麟。縹緲祥煙連北闕,天顏有喜生春。蓬萊清淺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試碧桃根。
- 頌一百則六識無功伸一問,作家曾共辨來端。茫茫急水打毬子,落處不停誰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