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開滿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邊緣處又像是落了一層積雪。
因著風兒的吹拂片片梅花飛入舞女的廣袖中,又混雜著脂粉飄向女兒家的妝臺。
幾萬里廣袤荒涼的匈奴之地籠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也還無從知曉。
橫吹曲辭梅花落問答
問:《橫吹曲辭梅花落》的作者是誰?
答:橫吹曲辭梅花落的作者是盧照鄰
問:橫吹曲辭梅花落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橫吹曲辭梅花落是唐代的作品
問:橫吹曲辭梅花落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 出自 唐代盧照鄰的《橫吹曲辭梅花落》
問: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 的下一句是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問:出自盧照鄰的名句有哪些?
答:盧照鄰名句大全
橫吹曲辭梅花落賞析
這首詩由梅嶺的梅花開放,聯(lián)想到遙遠的邊塞,仍然處于嚴寒之中,忽發(fā)奇想,覺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處雪似花,于是遙遠的空間阻隔便消彌于錯覺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遠在萬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歸來。詩人從小處入手,細膩婉轉,但筆鋒一轉,描寫塞外征人,升華了詩的主旨。
盧照鄰此詩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態(tài)顏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這一簡單的比喻構成了兩個白色世界的奇異混淆,讀來既新穎又奇特,描繪了一幅美麗奇妙的畫卷。
雖說是混淆的,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卻是對立的: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區(qū)和婉約柔美的中原地區(qū)。
詩中的“開”字也起到了雙關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開”,“開”指“開花”,也指“開化”,即謂匈奴的邊塞地區(qū)處于較落后的境地,還沒有得到中華文明的開化。
-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瑤臺聚八仙(杭友寄聲,以詞答意)秋水涓涓。人正遠、魚雁待拂吟箋。也知游意,多在第二橋邊?;ǖ坐x鴦深處影,柳陰淡隔里湖船。路綿綿。夢吹舊笛,如此山川。平生幾兩謝屐,任放歌自得,直上風煙。峭壁誰家,長嘯竟落松前。十年孤劍萬里,又何以、畦分抱甕泉。山中酒,且醉餐石髓,白眼青天。
- 春晚萬事吾今飛絮輕,此身如燕又巢成。暗思庾信家邊竹,綠籜新添有幾莖。
- 金剛隨機無盡頌莊嚴凈土分第十山云昨夜雨,檐頭滴滴舉。寒山拾得知,雙雙為伴侶。
- 葛溪驛疏雨微云隔岸山,亂花芳草曲江干。誰家簾幕臨官道,一陣東風燕子寒。
- 紫陽花何年植向仙壇上,早晚移栽到梵家。雖在人間人不識,與君名作紫陽花。
- 沁園春以自見云雨趁輕寒,風作秋聲,燕歸雁來。動天涯羈思,登山臨水,驚心節(jié)物,極目煙埃??屠锓昃磐恍?,何遽言歸如此哉。別離久,算不應興盡,卻棹船回。主人下榻高齋。更點檢笙歌頻宴開。便留連不到,迎春見柳,也須小駐,度臘觀梅。花上盈盈,閨中脈脈,應念胡麻正好栽。從教去,正危闌望斷,小倚徘徊。
- 蜀路二首云埃夜澄廓,山日曉晴鮮。葉落蒼江岸,鴻飛白露天。磷磷含水石,冪冪覆林煙。客心久無緒,秋風殊未然。徭蜀時未改,別家鄉(xiāng)念盈。憶昨出門日,春風發(fā)鮮榮。及茲旋轅地,秋風滿路生?;钑运嘉宏I,夢寐還秦京。秦京開朱第,魏闕垂紫纓。幽獨玄虛閣,不聞人馬聲。藝業(yè)為君重,名位為君輕。玉琴知調苦,寶鏡對膽清。鷹饑常啄腥,鳳饑亦待瓊。于君自有屬,物外豈能輕。
- 巫山一段云塞北三年轉,天西萬里回。飄飄云駕漸東來。無不笑顏開。道德崢嶸功大。行滿決超三界。十方仙子行功圓。得見太平年。
- 送鄭秉叔西征聊轡而西三十程,風餐雨宿費經(jīng)營。間關閱舊途經(jīng)熟,老大逢新歷日驚。我正與時相枘鑒,君方隨詔赴弓旌。獨班賜第明年事,回首云深谷口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