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寒冷時催促梅花開放,暖和時催促著凋落,早開便會早落。叮囑花兒,還是遲一點開吧。
角聲吹起,笛聲吹起。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清晨梅花就漫天飛舞,宛若飄飄白雪。
注釋
丁寧:叮嚀,反復(fù)地囑咐。
明朝:清晨。
長相思 惜梅問答
問:《長相思 惜梅》的作者是誰?
答:長相思 惜梅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長相思 惜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長相思 惜梅是宋代的作品
問:長相思 惜梅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寒相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寒相催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長相思 惜梅》
問:寒相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寒相催 的下一句是 暖相催。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長相思 惜梅賞析
此詞題為“惜梅”;上片著重在一個“惜”字上。
起首兩句寫梅的開放和謝落?!昂啻摺保芭啻摺笔侵笟夂蜣D(zhuǎn)暖,促使梅花萎謝。以下兩句嘆息寒催梅開,暖催梅落,早開便會早落,因此就叮囑花兒,還是遲一點開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見。及到花飛春去,就感傷不已,真是惜花兼又傷春。對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認(rèn)為,花兒開得遲些,甚而至于不開,那就沒有謝落之事,當(dāng)然也不會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謂“無得亦無失”,也是妙參佛理的“了達(dá)”之語,由此可見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從惜梅引申到傷時。先寫聞曲有感,但聞角聲傳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調(diào),笛聲傳出《梅花落》的曲子。因為漢代軍中之樂橫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軍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傍Q角”又有“收兵”之義,因此,邊境告急,城危如卵,誰又能承擔(dān)起恢復(fù)中原的重任呢?詞意至此,已從惜花轉(zhuǎn)到憂時。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兩句而來;南方氣候溫和,寒流罕至,嶺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開,所以說角聲、笛聲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這里暗與上文照應(yīng),隱指危機(jī)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詞意一轉(zhuǎn),仍歸結(jié)到惜梅上。梅花開時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梅花落時,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宛若飄飄白雪,使人觀之不勝嘆惋,欲留不能。一個“惜”字,深入骨髓。
- 玉樓春錦籜參差朱檻曲。露濯文犀和粉綠。未容濃翠伴桃紅,已許纖枝留鳳宿。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誰管束。勸君速吃莫踟躕,看被南風(fēng)吹作竹。
- 天香(熏衣香)珠絡(luò)玲瓏,羅囊閑斗,酥懷暖麝相倚。百和花須,十分風(fēng)韻,半襲鳳箱重綺。茜垂四角,慵未揭、流蘇春睡。熏度紅薇院落,煙銷畫屏沈水。溫泉降綃乍試。露華侵、透肌蘭泚。漫省淺溪月夜,暗浮花氣。荀令如今老矣。但未減、韓郎舊風(fēng)味。遠(yuǎn)寄相思,馀熏夢里。
- 石牛莊閒居不識春風(fēng)面,知從底處來。紅深桃靨破,綠靜水簾開。物外心常掛,人間事不諧。從今江海去,無復(fù)世推排。
- 偈頌二百零五首佛身性光明了無性垢,性水清性凈常不渾性。降生沐浴吉祥事,要以大開功德門。哆哆和和增口業(yè),膠膠綴綴添塵結(jié)。大家凈洗佛渾身,徹底洞然明皎潔。長時諸佛洗我身,令日眾僧洗我佛。
- 詠貧士 其一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馀暉。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fù)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 挽陶宣義二首歷數(shù)陰功滿巨編,皇天佑善信昭然。金閨密勿身通籍,云路連翩子著鞭。貝葉經(jīng)中無別想,白蓮社里得真筌。忽驚薤露傅新唱,愁鎖松陵柳澤煙。
- 好事近(二月十八日)桃李緣陰濃,屈指中和三六。恰是仙翁初度,靄瑞煙芬馥。歌喉宛轉(zhuǎn)繞華堂,總是長生曲。他日臨清亭上,看兒孫朝服。
- 瑞鷓鴣 住環(huán)堵冬雖無火抱元陽。夏絕清泉飲玉漿。蠟燭不燒明性燭,沉香無用*心香。三年赤腳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長。守服山侗環(huán)堵內(nèi),無恩相報害風(fēng)
- 懶疎懶春來分外添,薄團(tuán)兀坐地爐邊。關(guān)心事少夜慳夢,酌酒杯多晝亦眠。琴有徽弦姑掛壁,詩無眼目謾成篇。自憐不似門前柳,才得東風(fēng)翠拂天。
- 句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
- 幸識貞元舊朝士,錢塘江上語殘暉——— 連文鳳六和塔訪陳右司
- 別客長安道,思婦高樓上。——— 董思恭詠月
- 苕霅儒風(fēng)從此振,文翁端恐是前身——— 吳芾和王龜齡待制貢院落成二首
- 往往語復(fù)默,微微雨灑松。——— 賈島凈業(yè)寺與前鄠縣李廓少府同宿
- 搗衣馀石在,薦枕舊臺空——— 蔣冽巫山之陽,香溪之陰,明妃神女舊跡存焉
- 鯢淵方止水,鯤海任揚(yáng)塵——— 范成大丙午新年六十一歲,俗謂之元命,作詩自貺
- 兒童不解此,傾心逐紛華——— 陸游秋日遣懷
- 霞巘殷嵯峨,煙嵐互叆叇——— 張載詩一首
- 梅仙癖嗜古,此外更幽尋——— 楊萬里寄題彭澤王尉廨舍二境讀書巖
- 紅妝翠袖一番新,人向園林作好春——— 陳與義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