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路上經(jīng)過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huán)繞道院閑門。
新雨過后松色青翠,循著山路來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靜,凝神相對默默無言。
韻譯
為請教常道士我一路尋找而來,
苔痕中可清晰辨認出我的足跡。
白云依傍著水中清靜的小洲渚,
閑適的柴門卻被奇花瑤草遮閉。
山雨過后欣賞山中蒼松的翠色,
沿著山勢行走來到溪流發(fā)源地。
溪中花影和禪意我全都能領悟,
見到常道士默然相對忘了話題。
注釋
莓苔:一作“蒼苔”,即青苔。
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跡,此處指足跡。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兩句:因悟禪意,故也相對忘言。禪: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問答
問:《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的作者是誰?
答: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的作者是劉長卿
問: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是唐代的作品
問: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 出自 唐代劉長卿的《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問: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 的下一句是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問:出自劉長卿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長卿名句大全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賞析
全詩圍繞著題目的“尋”字,逐漸展開?!耙宦方?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開始二句就突出一個“尋”字來,順著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尋來。語言淺淡質(zhì)樸,似乎無須贅言:那人跡罕至的清幽山徑,正是常道士出入往來之地,這里沒有人間喧囂,滿路莓苔。履痕屐齒給來訪者帶來希望和猜想:幽人不遠,晤面在即;否則就是其人出晤,相會須費些周折。
頷聯(lián)寫由順其路而始入其居境。兩句寫景平列,用意側(cè)重“閉門”尋人不遇?!鞍自埔漓o渚”,為遠望。
白云絮絮,繚繞小渚?!耙馈弊钟幸馊ぁT较ɑ蚴蔷壪┒疗鋷r扉,近看則“春草閉閑門”,蓬門長閉,碧草當門,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說一路莓苔給人幽靜的印象,那么這里的白云、芳草、靜渚、閑門,則充滿靜穆淡逸的氛圍。渚是“靜”的,白云、芳草也是靜靜的。門“閑”,不遇之人,來訪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閑”。一切都顯得恬靜自然,和諧默契,不受絲毫紛擾。在自然景物的觀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靜的心緒,來訪不遇的悵然,似乎被這清幽、寧靜的環(huán)境,帶有內(nèi)省參照的“禪意”所沖化,漸趨恬然。
獨閉的閑門,搖曳的小草,使人浸潤在“綠滿窗前草不除”的幽靜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這靜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敘尋而不遇,意緒明白。后四句繼寫一路景觀,渾化無跡須緩緩味出?!斑^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這看松尋源,所趨何向,是不遇而再尋,還是順便一游其山,還是返回,詩人沒有說出。兩句以景帶敘,下句敘事成份更多些。“水源”,應該不是指來時“經(jīng)行處”,所以“隨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隨山轉(zhuǎn)折,緣山道探尋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這尋水源,也就是尋道士,“隨”字簡潔,山道紆繞,峰回路轉(zhuǎn),隨山探源,緣水經(jīng)山。其間林壑深秀,水聲潺潺,都由這個“隨”字導人神游,啟迪豐富的“曲徑通幽”的想象。上句“過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門外景”,或指“隨山”時的景致?!斑^雨”暗示忽然遇雨,詩人僅僅用一“過”字表示它的剛剛存在,而著意于雨霽云收之后翠綠生新的松色?!斑^”字,把陣雨帶來的清新宜人的氣息、物色,輕松自然地托顯出來,同時也隱隱帶出漫步山道的時間進程。
“過雨”,涮新了松色,也帶來冥想。自生自滅的短暫一“過”,和靜靜白云一樣,已在寫“禪意”(金性堯)。
尾聯(lián)的“禪意”,用得精妙。詩人看見了“溪花”,卻浮起“禪意”,從幽溪深澗的陶冶中得到超悟,從搖曳的野花靜靜的觀照中,領略到恬靜的清趣,溶化于心靈深處是一種體察寧靜,蕩滌心胸的內(nèi)省喜悅,自在恬然的心境與清幽靜謐的物象交融為一。況且禪宗本來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領會出“禪意”,因用“與”,把物象和情感聯(lián)結起來。禪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內(nèi)在相通之處。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徑尋真,蕩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進入“相對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禪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極了。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愜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詩的“忘言”之中。
- 弟觀為眾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一入丹崖第一坳,幽然此意已有巢。吸泉煮茗濡吟吻,洗盡人閒血肉庖。
- 葛天民隱居種竹成新列,移蘭即舊陰。老鐺猶有耳,古柳已無心。得句添杯滿,貪爐到夜深。篝燈聊點校,春水沒衣砧。
- 少年游(長至日席上作)遙山雪氣入疏簾。羅幕曉寒添。愛日騰波,朝霞入戶,一線過冰檐。綠尊香嫩蒲萄暖,滿酌破冬嚴。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 輯句招王國正四首萬里相逢貪握手,蓬門今始為君開。留連城郭今如此,有底忙時不肯來。
- 南鄉(xiāng)子 壽何聰山瑞雪夜來晴。和氣歡聲滿鳳城。雪里梅花開更好,分明。要見和羹事業(yè)成。東閣此時晴。慶在春風瀲滟觥。陰德自應長富貴,康寧。便擬臺星
- 小溪縣刈麥千平壟,橫槎一小溪。梓花紅綻碎,粟穗綠垂低。村婦猶多跣,山猿逐少啼。東川雖已過,錦里尚云西。
- 勸農(nóng)六首春到逢花猶眼亂,老來對酒便心降。須知渴沛難禁醉,鴨綠潾潾酌玉缸。
- 紅繡鞋綠樹當門酒肆,紅妝映水鬟兒。眼底殷勤座間詩。塵埃三五字,楊柳萬千絲,記年時曾到此。
- 送韋秀才赴舉鄱陽中酒地,楚老獨醒年。芳桂君應折,沈灰我不然。洛橋浮逆水,關樹接非煙。唯有殘生夢,猶能到日邊。
- 出居十六詠飯牛庵寧與崖下人,煙雨耕牽確。讀書亦何為,謹勿累吾角。
- 2錨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