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xì)g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新豐盛產(chǎn)美酒價值萬貫,出沒都城長安的游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相投,痛快豪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剛剛離家就當(dāng)上了皇家禁衛(wèi)軍的軍官,隨后又跟從驃騎大將軍參加了漁陽大戰(zhàn)。
誰不知道奔赴邊疆從軍的艱苦和危險呢,但是為了國家縱然戰(zhàn)死也無悔無怨。
一個人能以雙手拉開雕有圖畫的鐵弓,雖然有層層包圍的敵人騎兵,但在他眼中卻像身處無人之地一樣。
側(cè)身坐在馬鞍上,從容調(diào)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敵方的許多頭目紛紛落馬。
朝廷君臣慶功大宴剛剛結(jié)束,就坐在高高云臺上談?wù)搼?zhàn)功。
天子親臨軒殿賜給他們以侯爵的印信,讓這些將軍佩上步出了明光宮。
注釋
新豐: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盛產(chǎn)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貴,價值萬貫。
咸陽:本指戰(zhàn)國時秦國的都城咸陽,當(dāng)時著名的勇士蓋勒、荊軻、秦舞陽都到過咸陽,這里用來代指唐朝都城長安。
羽林郎:漢代禁衛(wèi)軍官名,無定員,掌宿衛(wèi)侍從,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來一直沿用到隋唐時期。
驃騎:指霍去病,曾任驃騎將軍。漁陽:古幽州,今河北薊縣一帶,漢時與匈奴經(jīng)常接戰(zhàn)的地方。
苦:一作“死”。
擘:張,分開。一作“臂”。雕?。猴椨械癞嫷牧脊?。
重:一作“群”。
白羽:指箭,尾部飾有白色羽翎。
五單于:原指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爭立的五個首領(lǐng)。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自相殘殺,諸王自立分而為五。這里比喻騷擾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諸王。
歡宴:指慶功大宴。
云臺:東漢洛陽宮中的座臺,明帝時,曾將鄧禹等二十八個開國功臣的像畫在臺上,史稱“云臺二十八將”。
軒:殿前濫檻。
明光宮:漢宮名,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問答
問:《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的作者是誰?
答: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的作者是王維
問: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出自 唐代王維的《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問: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的下一句是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賞析
這組詩的第一首,寫俠少的歡聚痛飲。詩開頭便以“美酒”領(lǐng)起,因為豪飲酣醉自來被認(rèn)為是英雄本色,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保ɡ畎住渡倌晷小罚╋嬀圃诋?dāng)時因能激發(fā)意氣而被視作勝事?!岸肥А闭Z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將進酒》詩云:“昔時陳王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此詩意近李詩,不僅極言酒之珍美,而且還借前人的用語寫出慷慨好客、縱情歡樂的盛況。蓋游俠之飲原非獨酌遣悶,其倜儻意氣正在大會賓客之際才得以充分的表現(xiàn)。第二句言“咸陽游俠”,乃以京都俠少為其代表。游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閭里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游俠列傳》里徑直稱之為“閭里之俠”,咸陽為秦的國都,則京邑為游俠的淵藪也不言自明,這里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咸陽游俠”出場在后,而“多少年”則為全篇之綱。詩的后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fēng)。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間便能成為意氣相傾的知己,所謂“論交從優(yōu)孟,買醉入新豐”(李白《結(jié)客少年場行》)、“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正表現(xiàn)了他們同聲相應(yīng)的熱情。因此,在他們開懷暢飲的豪爽風(fēng)度中,還滲透著為朋友傾情倒意,肝膽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率真坦蕩的人生態(tài)度。詩為人物寫照,最后卻宕開去以景語收束。詩人撇開樓里的場面,轉(zhuǎn)而從樓外的景象落筆,其實寫外景還是為內(nèi)景服務(wù)的。末句中的“高樓”不僅和首句呼應(yīng),暗示了人物的豪縱氣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掃鄙陋猥瑣之態(tài);“系馬垂柳”則以駿馬和楊柳的意象,襯托出少年游俠富有青春氣息的俊爽風(fēng)致。有此一筆,使情景歷歷如繪,遂在表現(xiàn)人物豪宕氣概的同時,又顯得蘊藉有致。全詩用筆的跳蕩靈動,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羈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寫游俠的出征邊塞。這首詩里所說的“仕漢”“驃騎”,以及下面兩首詩里出現(xiàn)的“五單于”“漢家君臣”等,都是借漢事喻唐,這在唐詩中幾乎是習(xí)聞熟見的慣例。這里說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擔(dān)任了羽林郎的職務(wù)。由于羽林郎宿仗衛(wèi)內(nèi)、親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閑之輩可以入選。《后漢書·地理志》云:“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由此即可見一斑。驃騎指武帝時的名將霍去病,曾多次統(tǒng)率大軍反擊匈奴侵?jǐn)_,戰(zhàn)功顯赫。少年報國心切,一心想效功當(dāng)世,一旦國家有事,便毫不猶豫地隨軍出征。邊關(guān)是遙遠(yuǎn)荒寒的,沙場的搏殺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為國獻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馬篇》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少年英雄是一脈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詩通篇是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加以客觀的描述和贊頌,這里卻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詰的口氣反挑,使文勢陡起波瀾,末句則以斬截之語收束,而“孰”“不”“縱”“猶”等虛詞的連用,又在接二連三的轉(zhuǎn)折中不斷加強語氣,活脫地傳達(dá)出少年從容朱毅的神情和義無返顧的決心。這種借頓挫的用筆展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手法,不僅很有力度,而且進一步深化了游俠“意氣”的內(nèi)涵。
第三首,寫少年的勇武殺敵。詩人將主人公置于孤危險惡的戰(zhàn)爭情勢之中?!疤旘T千重”指敵人大軍壓境,形成包圍之勢;“眾敵酋傾巢出動,來勢洶洶,企圖以優(yōu)勢兵力取勝。而少年以“一身”對“千重”之?dāng)?,竟能左右馳突于敵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且能擒賊先擒王,將兇蠻剽悍的敵酋“紛紛射殺”,其過人的膽略和武藝已分明可見。這里把少年寫成孤膽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軍、戰(zhàn)功卓著。詩的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為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寫照:“擘兩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開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馬功夫嫻熟,能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地變換各種姿勢;“調(diào)白羽”則是善于在運動中瞄準(zhǔn)目標(biāo),箭無虛發(fā)。二、四兩句,從對方著筆來反襯少年的藝高膽大。敵我雙方的力量愈是懸殊,也就愈能表現(xiàn)主人公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而這種氣概,又正來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獻身精神。這樣,這首詩就和上一首彼此呼應(yīng),并為下一首寫功高不賞張本。詩中所出現(xiàn)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著色之筆略加點染,本來是愛其人而及其物,這里的物又為人增色,人與物原不妨是互相輝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詩人每喜表現(xiàn)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稱“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保ā顿浶怯钗奶丶娉蚀奘逃罚┒鸥ψ允觥吧滹w曾縱鞚,引臂落鹙鸧?!保ā秹延巍罚┩蹙S則稱贊他的一位族弟說:“讀書復(fù)騎射,帶劍游淮陰……席帆聊問罪,卉服盡成擒?!保ā端蛷牡苻位茨稀罚┑鹊取_@些都可看作是詩中理想形象的現(xiàn)實依據(jù)。
第四首,寫游俠的功成無賞。上一首詩既已寫到少年游俠的勇卻群敵,那么這一首寫朝廷論功行賞,他也理應(yīng)是受獎的主角了。詩的前三句,極寫慶功儀式的隆重和氣氛的熱烈:君臣?xì)g宴、云臺論功、天子臨軒、封侯賜爵,正當(dāng)期待中的主角出場時,領(lǐng)賞者卻突然變成了“將軍”。這里的“將軍”和第二首“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里的“驃騎”當(dāng)是一人,指軍中的主帥。“將軍諷出明光宮”,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币庵^受皇帝寵信的權(quán)貴坐享其成而血戰(zhàn)的勇士反遭冷落。詩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復(fù)渲染,到頭來卻翻作他人;而活躍在前三首詩里的主角被悄無聲息地推到了局外。這種欲抑故揚的藝術(shù)處理,使詩中的不平之鳴得以強有力的表現(xiàn),這里再加申說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維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筆調(diào)謳歌了豪蕩使氣、舍身報國、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俠精神,表現(xiàn)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少年游俠形象,和盛唐其他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一樣,實際上是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這四首絕句獨自成篇,各有側(cè)重,但又蟬聯(lián)而下,互相補充和照應(yīng)。用筆或?qū)嵒蛱?,或顯或隱,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譜寫了一支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進行曲。
- 禱雨于保福寺是日大雨至常暘為虐勢流金,稽首長松幸屈臨。一佛等慈清苦海,眾生度厄浴甘霖。沛然而下期中熟,可以無饑免大祲。好雨后人愁抱釋,退思疇昔尚熏心。
- 古風(fēng)二首上湯丞相空山學(xué)仙子,窮年臥巖扃。煮石不得飽,秋鬢蒼已星。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經(jīng)。采采晨之華,滌濯腐與腥。向來役薪水,終然槁柴荊。跪謝起再拜,飄颻蛻蟬輕。飛升那敢學(xué)?倘許學(xué)長生。
- 又和前韻十首新詩筆力可天回,萬里東風(fēng)掃凍開。照眼玉英清徹骨,花神報子亦瓊瑰。
- 失調(diào)名枕上偷垂淚眼流。
- 別倉使二首千里江頭訪故人,事雖論舊道彌新??h知一味憂勤意,要活九州窮困民。秋月洞明波底影,祥風(fēng)潛有雪中春。荒山僻峰雪深處,無惜遄驅(qū)六轡均。
- 清平樂彩云盤結(jié)。何處歌聲噎。歌罷彩云歸絳闕。掉下階前明月。月華千古分明。照人一似無情。不道天涯離客,夢回愁對三更。
- 宮妓珠箔輕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須看盡魚龍戲,終譴君王怒偃師。
- 寄羅機宜竟陵督捕六首飐飐旌旗出郭,轟轟雷電奔空。一夜楚江風(fēng)雨,千巖萬壑流通。
- 驅(qū)車篇驅(qū)車撣駑馬。東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岳專其名。隆高貫云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候。間置十二亭。上有涌醴泉。玉石揚華英。東北望吳野。西眺觀日精?;晟袼祵?。逝者感斯征。王者以歸天。效厥元功成。歷代無不遵。禮記有品程。探策或長短。唯德享利貞。封者七十帝。軒皇元獨靈。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發(fā)舉蹈虛廓。徑庭升窈冥。同壽東父年。曠代永長生。
-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 擬提社酒攜村妓,擅入朱門莫怪無——— 白居易令公南莊花柳正盛欲偷一賞先寄二篇
- 伊流洛水環(huán)紫宮,廣輪千里天地中——— 楊時酬林志寧
- 遲疑匪自崇,將顯求賢名——— 王建贈王侍御
- 林下水邊風(fēng)味永,弄珠誰見漢皋神——— 項安世水仙花
- 我亦嘗審甘如飴,是誰執(zhí)此變化權(quán)——— 楊簡奉檄往哭象山復(fù)會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
- 悠颺心地然,生清涼——— 樓鑰醉翁操(七月上浣游裴園)
- 衣褐從茲迫,稻粱安得豐——— 趙蕃雨中四首
- 若有萬金藥,真成千里駒——— 喻良能印印詩
- 石塢尋春筍,苔龕續(xù)夜燈。——— 齊己送玉泉道者回山寺
- 芋自已足掘,豆莢亦可摘——— 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10交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