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問答
問:《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的作者是誰?
答: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的作者是張可久
問: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是元代的作品
問: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芳亭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芳亭飲 出自 元代張可久的《釵頭鳳 感舊和李溉之》
問:芳亭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芳亭飲 的下一句是 仙帷寢。
問:出自張可久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可久名句大全
- 姑蘇臺故址耕殘草樹秋,無人曾見鹿來游。甬東亦是當時月,不照笙歌只照愁。
- 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拘情病幽郁,曠志寄高爽。愿言懷名緇,東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霽,尤悅草木長。道同有愛弟,披拂恣心賞。松谿窈窕入,石棧夤緣上。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榜。密林互對聳,絕壁儼雙敞。塹峭出蒙籠,墟險臨滉漾。稍疑地脈斷,悠若天梯往。結構罩群崖,回環(huán)驅萬象。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體空得化元,觀有遺細想。喧煩困蠛蠓,跼蹐疲魍魎。寸進諒何營,尋直非所枉。探奇極遙矚,窮妙閟清響。理會方在今,神開庶殊曩。茲游茍不嗣,浩氣竟誰養(yǎng)。道異誠所希,名賓匪余仗。超攄藉外獎,俯默有內朗。鑒爾揖古風,終焉乃吾黨。潛軀委韁鎖,高步謝塵坱。蓄志徒為勞,追蹤將焉仿。淹留值頹暮,眷戀睇遐壤。映日雁聯(lián)軒,翻云波泱漭。殊風紛已萃,鄉(xiāng)路悠且廣。羈木畏漂浮,離旌倦搖蕩。昔人嘆違志,出處今已兩。何用期所歸,浮圖有遺像。幽蹊不盈尺,虛室有函丈。微言信可傳,申旦稽吾顙。
- 和于中丞登越王樓見寄高情推謝守,善政屬綿州。未落紫泥詔,閑登白雪樓。晴江如送日,寒嶺鎮(zhèn)迎秋。滿壁朝天士,唯予不系舟。
- 集虛書院筑室東臯野水濱,室中生白坐生春。了知空洞元無物,須信清明自有神。幽徑草花聊適趣,閒窗筆硯不留塵。酒經(jīng)丹訣非吾事,萬卷書藏一老身。
- 聞曼叔腹疾走筆為戲方聞病下利,曾不藥物止。區(qū)區(qū)溷匽間,其往寧得已。每為青蠅喧,似與紫姑喜。傾腸倒腹后,乃是胸中美。
- 九誦孔子曲阜兮遺墟,先師兮闕里。神仿佛兮如在,涕潺湲兮不已。窮天地兮一人,揭日月而照臨。生無萬乘之位兮三千這徒心服而四來。嗟愚陋之不明兮仍商賜之為疑,羌紛紛其妄作兮悖道違義而弗自知。顧六藝之折衷兮取舍縱橫而協(xié)于道,后世茍輕肆于胸臆兮必遽貽于詬病。三綱立而五教明兮實治世這宏矩,履厚地而載高天兮胡一日之可舍,宜萬齡這廟貌兮春秋不乏其時祀。合仁義以為冠兮結忠信而為佩,集道德以為裳兮服文章而為帶。列籩豆為左右兮蘋藻性而潔肥,酌玉醴以為酒兮錯瓊瑤而為粢。升堂而北而兮望冕旒之巍巍,惟神明之降鑒兮洞精神其來歆。
- 頌古五十三首說理談真面紫宸,鵝湖大義枉勞神。由來佛性難名邈,爭似君王默契親。
- 獨宿峴首憶長安故人月迥無隱物,況復大江秋。江城與沙村,人語風颼飗。峴亭當此時,故人不同游。故人在長安,亦可將夢求。
- 水調歌頭庚午八月望夜,士友悉赴郡會。杖策獨游,頗懷平生故人,作水調歌以自釋。予自長年,粗聞養(yǎng)生之術。放逐以來,又得司馬子微敘王屋山清虛洞所刻坐忘論一編,因得專意宴坐,心息相依。雖不敢仰希喬松之壽,度未即死,庶有會合之期。獨步長橋上,今夕是中秋。群黎怪我何事,流轉古儋州。風定潮平如練,云散月明如晝,孤興在扁舟。笑盡一杯酒,水調雜蠻謳。少年場,金蘭契,盡白頭。相望萬里,悲我已是十年流。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書,歸路指蓬邱。不用乘風御,八極可神游。
- 游寶惠寺山不到茲山久,寒梅又著花。白煙叢古木,烏鵲倚枯槎。路轉沖危石,泉流漲淺沙。不堪回首處,樵唱起嘔啞。
- 芝朮未甘銷勇氣,風騷無那激剛腸。——— 齊己送謝尊師自南岳出入京
- 舍人使持節(jié),正爾辭帝畿——— 洪邁送王誠之舍人使北方得揮字
- 卻恨竟陵無品目,煩君粗鑒為嘗看——— 游師雄汲泉烹茶寄葉君康直
- 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似隴山閑處飛。——— 來鵠鸚鵡
- 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yōu)——— 王禹偁送刑部韓員外同年致仕歸華山
- 坐惜玉樓春欲盡,紅綿粉絮裛妝啼——— 崔國輔白纻辭二首(前首一作《香風詞》)
- 煙雨凄迷晚不收,疏簾曲幾寄悠悠。——— 陸游即事
- 云山方秀發(fā),煙樹卻冥濛——— 李處權表臣檢校東皋雨中有懷詩以促歸
- 不夜非關月,無風也自香——— 楊萬里秋日見橘花二首
- 分明晴渡口,凄切暮關頭。——— 齊己蟬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