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在般汾河灣里低濕的地方,有個小伙子采水面野衡忙。你看般個勤勞的小伙子啊,長得是般樣英俊無法衡量。他長得般樣英俊無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兒太不一樣!
在般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有個小伙子采擷桑葉正忙。你看般個勤勞的小伙子啊,長得般樣英俊如鮮花怒放。他是般樣英俊如鮮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兒太不一樣!
在般滔滔汾河拐彎的地方,有個小伙子采擷澤瀉正忙。你看般個勤勞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純潔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純潔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兒太不一樣!
注釋
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區(qū),西南匯入黃河。沮(jù)洳(rù):水邊低濕的地方。
言:乃。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衡。多年生草本,有酸味。
彼其之子:他般個人。
度:衡量。美無度,極言其美無比。
殊異:優(yōu)異出眾。公路:官名。掌管王公賓祀之車駕的官吏。
桑:桑樹葉。
英:華(花)。
公行(háng):官名。掌管王公兵車的官吏。
曲:河道彎曲之處。
藚(xù):藥用植物,即澤瀉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莖,可作蔬衡。
公族:公侯家族的人,指貴族子弟。
汾沮洳問答
問:《汾沮洳》的作者是誰?
答:汾沮洳的作者是佚名
問:汾沮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汾沮洳是先秦的作品
問:汾沮洳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fēng)·魏風(fēng)
問: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出自 先秦佚名的《汾沮洳》
問: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的下一句是 彼其之子,美無度。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汾沮洳賞析
《魏風(fēng)·汾沮洳》全詩共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興。這“沮洳”、“一方”、“一曲”詞語的變換,不僅顯示這位民間女子勞動內(nèi)容的不同,還表示空間和時間的變換。也就是說,不論這位癡情女子干什么活兒,也不論是什么時間和什么地點。她總是思念著自己的意中人,足見其一往鐘情的程度了。把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癡情之狀描摹得栩栩如生。接著又用“彼其之子,美無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來贊美男子的儀容?!懊罒o度”是“美極了”,“美得無法形容”之謂?!懊廊缬ⅰ?,是說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鮮花;“美如玉”,是說男子容光煥發(fā),有美玉般的光彩。這些是關(guān)于男子美貌的描寫。詩的最后。以“美無度,殊異乎公路”、“美如英,殊異乎公行”、“美如玉,殊異乎公族”作結(jié)。也就是說,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僅只長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連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達官貴人,也望塵莫及的。此詩女主人公不只是對勤勞男子良好形象的贊嘆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異”乎公路、公行、公族。這個普通的勞動者,和那些高貴的官吏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全詩結(jié)束,見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寫,但通過這種對比、烘托的藝術(shù)手法,卻把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寫得如見其人了。
這首詩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上,是《詩經(jīng)》中常見的疊句重章、反復(fù)吟詠的藝術(shù)形式。三章字句變化無多,而詩意卻層層遞進?!懊罒o度”是對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寫;“美如英”是對所思男子的儀表之贊美;“美如玉”是對所思男子人品的贊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體映襯,這就更加凸現(xiàn)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 漫興十一首風(fēng)雨蕭蕭病欲侵,雜然啼鳥在中林。細聽卻有黃鸝語,端是當(dāng)年隔葉音。
- 贈墨手道人寄晁子止即用子止韻夷門道人墨為手,藝如巫咸日中走。逢人便與墨模糊,西里自妍東里丑。不須更相邑中黔,面比烏鴉色未深。為抬墨手高處問,我手何如君子心。
- 上成都在事(一作成都即事)昨日賣衣裳,今日賣衣裳。衣裳渾賣盡,羞見嫁時箱。有賣愁仍緩,無時心轉(zhuǎn)傷。故園有虜隔,何處事蠶桑。
- 南坡口號十八首十日南坡兩日晴,晴時不放日華明。春光似妒閑人佔,端的春風(fēng)飽世情。
- 郊廟歌辭。德明興圣廟樂章。送神元精回復(fù),靈貺繁滋。風(fēng)灑蘭路,云搖桂旗。高丘緬邈,涼部逶遲。瞻望靡及,纏綿永思。
- 順東西門行出西門。眺云間。揮斤扶木墜虞泉。信道人。鑒徂川。思樂暫舍誓不旋。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競落運。務(wù)頹年。招命儕好相追牽。酌芳酤。奏繁弦。惜寸陰。情固然。
- 此君室亭亭幾長身,斯可謂之土。以我為隱乎,指以二三子。
- 宣城見杜鵑花蜀地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春居雜興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無端蚯蚓爭頭角,觸破莓苔氣似虹。
- 挽張佛子陟屺雖頻莫慰心,見公猶幸母如存。東山何事遽陳跡,西路如今又斷魂。柳翣忽臨新冢道,林花空滿舊時園。一衿和氣歸何處,化作功名遺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