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馳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赜诖蟀?,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吊唁悼衛(wèi)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贊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贊同我,無法渡河歸故里。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采摘貝母治憂郁。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縱有千條妙計,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注釋
載(zài):語助詞。
唁(yàn):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此處不僅是哀悼衛(wèi)侯,還有憑吊宗國危亡之意。
衛(wèi)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衛(wèi)戴公申。
悠悠:遠貌。
漕:地名,毛傳:“漕,衛(wèi)東邑?!?br />大夫:指許國趕來阻止許穆夫人去衛(wèi)的許臣。
嘉:認為好,贊許。
視:表示比較。臧:好,善。
思:憂思。遠:擺脫。
濟:止。
閟(bì):同“閉”,閉塞不通。
陟(zhì):登。
阿丘:有一邊偏高的山丘。
言:語助詞。
蝱(méng):貝母草。采蝱治病,喻設法救國。
懷:懷戀。
行:指道理、準則,一說道路。
許人:許國的人們。尤:責怪。
眾:“眾人”或“終”。
穉(zhì):同“稚”,幼稚。
芃(péng)芃:草茂盛貌。
控:往告,赴告。
因:親也,依靠。
極:至,指來援者的到達。
之:往,指行動。
載馳問答
問:《載馳》的作者是誰?
答:載馳的作者是許穆夫人
問:載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載馳是先秦的作品
問:載馳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鄘風
問: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 出自 先秦許穆夫人的《載馳》
問: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 的下一句是 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
載馳賞析
據(jù)清魏源《詩古微》考證,《詩經(jīng)》中許穆夫人的作品有三篇,除此篇外尚有《邶風·泉水》《衛(wèi)風·竹竿》二詩也為其所作,其中尤以《鄘風·載馳》思想性最強,它在強烈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全詩分為四章,不像《周南·桃夭》《鄘風·相鼠》等篇每章句數(shù)、字數(shù)甚至連意思也基本相似,而是每多變化,思想感情也復雜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作者的敘事抒情是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從現(xiàn)實所引起的內(nèi)心矛盾出發(fā)。故詩歌的形式隨著內(nèi)容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形成不同的語言和不同的節(jié)奏。
詩的第一章,交代本事。當詩人聽到衛(wèi)國滅亡、衛(wèi)侯逝世的兇訊后。立即快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長的家屬表示慰問。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許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勸她馬上停止前進。處此境地,她內(nèi)心極為憂傷。這一章先刻畫了詩人策馬奔馳、英姿颯爽的形象,繼而在許國大夫的追蹤中展開了劇烈的矛盾沖突。其情景就好似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中的場景。
現(xiàn)實的沖突引起內(nèi)心的沖突,經(jīng)過以上的鋪敘,第二章便開始寫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此時詩中出現(xiàn)兩個主要人物:“爾”,許國大夫;“我”,許穆夫人。一邊是許國大夫勸她回去,一邊是許穆夫人堅持赴衛(wèi),可見矛盾之激烈。按詩意理解,應有兩層意思:前四句為一層,是說: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返回許國,比起你這般沒良心來,我對宗國總是念念不忘的;后四句為第二層,是說: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渡過黃河到衛(wèi)國,比起你這般沒良心來,我的感情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詩人正是處于這種前不能赴衛(wèi)、后不能返許的境地之中,左右為難,十分矛盾。然而她的愛與憎卻表現(xiàn)得非常清楚:她愛的是娘家,是宗國;憎的是對她不予理解又不給支持的許國大夫及其幕后指揮者許穆公。
第三章矛盾沒有前面那么激烈,詩的節(jié)奏漸漸放慢,感情也漸漸緩和。夫人被阻不能適衛(wèi),心頭憂思重重,路上一會兒登上高山以舒解愁悶,一會兒又采摘草藥貝母以治療抑郁而成的心病。所謂“女子善懷,亦各有行”,是說她身為女子,雖多愁善感,但亦有她的做人準則——這準則就是關心生她養(yǎng)她的宗國。而許國人對她毫不理解,給予阻撓與責怪,這只能說明他們的愚昧、幼稚和狂妄。這一段寫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讓人窺見她有一顆美好而痛苦的心靈,簡直催人淚下。
第四章寫夫人歸途所思。此時夫人行邁遲遲,一路上考慮如何拯救祖國?!拔倚衅湟埃M芃其麥”,說明時值暮春,麥苗青青,長勢正旺。所謂“控于大邦”,指向齊國報告狄人滅衛(wèi)的情況,請求他們出兵,但詩人又想不出用什么辦法才能達到目的。此處既寫了景,又寫了情,情景雙繪中似乎讓人看到詩人緩轡行進的形象。同第一章的策馬奔馳相比,表現(xiàn)了不同的節(jié)奏和不同的情緒。而這個不同完全是從生活出發(fā)的,蓋初來之時因始聞衛(wèi)亡的消息,所以心急如焚,快馬加鞭,不暇四顧;而被許大夫阻撓之后,報國之志難酬,心情沉重,故而行動遲緩,眼看田野中的麥浪好似詩人起伏不定的心潮。詩筆至此,真是令人贊嘆。
最后四句,有的本子另作一章,不無道理,然依舊本,多與前四句并為一節(jié),這樣似更為合理。這四句當是承前而言,謂夫人歸途中一邊想向齊國求救,求救不成,又對勸阻她的許大夫心懷憤懣。此處朱熹《詩集傳》釋云:“大夫,即跋涉之大夫;君子,謂許國之眾人也?!薄按蠓蚓?,無以我為有過,雖爾所以處此百方,然不如使我得自盡其心之為愈也?!闭沾私忉寗t與首章“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前后呼應。字面上雖是“無我有尤”,實質(zhì)上應是她對許大夫不讓她適衛(wèi)赴齊產(chǎn)生怨尤,正話反說,語氣委婉,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溫柔敦厚”之旨。末二句,表現(xiàn)了夫人的自信心,意為:那些大夫君子縱有千條妙計,總不如我的救衛(wèi)之策高明?!拔宜钡摹爸弊?,若作動詞解,便是往衛(wèi)國或齊國去一趟的意思;也有訓為“思”的,就是自指夫人的想法。不管哪一種解釋,都反映了許穆夫人是一個頗有主張的人,她的救國之志、愛國之心始終不渝。全詩至此戛然而止,但它卻留下無窮的詩意讓讀者去咀嚼回味,真是語盡而意不盡,令人一唱而三嘆。
- 東園堂中書宴坐不妄書出,堂外青春去如失。小園十步綠如云,一時書李事已畢,猶有荼蘼數(shù)朵在,未覺塵沙污玉質(zhì)。金沙格俗終可憐,膩白嬌紅如欲滴。老夫睡起聽山禽,竹間林外紛嘲嘖。筍生漸愜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書。翻書只作隨睡具,傾壺屢進忘憂物。今春風雨稍依節(jié),上田麥穗過數(shù)尺。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厭終身守蓬蓽。
- 臨平春日有懷少年賤生理,嗜書強解事。長懷希南負,趨數(shù)慚北鄙。乾坤雙鬢改,日月寸心死。誓從鹿豕游,乃復叨一第。兩年三作別,云霧生馬耳。臨平二月春,花事歸桃李。獨尋處士梅,三蕭湖邊水。一官未得仕,畏首復畏尾。旁觀未知羞,自愧已無地。懸知簪紱禽,擾擾事萬起。終當綠霧中,友彼乘龜子。南柯不世勛,僅足雄眾蟻。
- 讀三學士人論事三書邦計傷虛耗,邊民苦亂離。諸公事緘默,三學論安危。災異天垂戒,修為國可醫(yī)。傳聞上元夜,絕似太平時。
- 呈大德禪師支遁行藏惠遠才,幾年嵩少避浮埃。八行丹詔云間落,一對紫衣天上來。誦律夜窗寒月皎,閉門秋渚白蓮開。名高自達帝王聽,就降殊恩不假媒。
- 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 寄獻王中丞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紀綱新獻府,德業(yè)舊王門。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厭直詞臣筆,堅求牧守藩。圖書遷禁合,封部領家園。曉日旌旗疊,秋風鼓吹喧。萬人瞻駟馬,千騎簇雙鞬。令肅關河靜,仁深草木蕃。先皇俄側席,百姓互攀援。到闕何心緒,遺弓已淚痕。東廂延進對,數(shù)刻慰煩冤。一昨逢仁廟,三朝見圣孫。風云歸夙契,社稷入危言。罄竭丹誠露,從容玉色溫。殿中繄執(zhí)法,陛下肇披元。爰立宮寮近,由來國史存。臺星看比比,淮水正源源。白簡抨彈后,洪鈞宰制繁。盛期開旦暮,偉烈照乾坤。下客真疏鄙,參戎謬薦論。去年趨大幕,累月奉清樽。召旨催乘傳,駑情劇戀軒。此生猶斷梗,在處是孤根。豈自身難致,云誰手未援??諒棾钭鴦Γ心街魅硕?。
- 三城侍郎寄示留題延慶寺二韻詩二章頃歲予肄清濟園林接寺隅,水昏煙暝自成圖。當年棣鄂三冬學,今日鴒原萬里途。道契風云多感激,人非豐沛欠訏謨。聞君又枉行春騎,應笑溪邊舊截蒲。
- 山鷓鴣詞二首玉關征戍久,空閨人獨愁。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人坐青樓晚,鶯語百花時。愁多人易老,斷腸君不知。
- 點絳唇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津亭見?,幥馘\薦。一弄清商怨。金日重來,不見如花面??漳c斷。亂紅千片。流水天涯遠。
- 官柳種柳河干比《伐檀》,黃流今已報安瀾。可憐一路青青色,直到淮南總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