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沈下賢所唱的詩,誰能夠和得上?他舊居已是雜草滿路青苔遍地形跡難尋了。
我在他家鄉(xiāng)小敷山下一夜的夢境里,聽到溪水如佩環(huán)琤琮,看到月光如同他襟懷高潔。
注釋
沈下賢:沈亞之(781~832),字下賢,吳興(今浙江吳興縣)人。元和間進(jìn)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后貶為南康尉。是著名文學(xué)家,工詩善文,尤長于傳奇小說。
斯人:這人,指沈下賢。清唱:指作詩。和:指和詩。
草徑:雜草叢生的小路。苔蕪:青苔遍地。不可尋:找不到,指沈下賢舊居遺跡。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烏程縣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賢舊居所在地。
水如環(huán)佩:形容小敷山下河水之聲如同婦女所飾環(huán)佩一樣琤琮作響。月如襟:指月光清明如同沈下賢的襟懷一樣高潔。
沈下賢問答
問:《沈下賢》的作者是誰?
答:沈下賢的作者是杜牧
問:沈下賢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沈下賢是唐代的作品
問:沈下賢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出自 唐代杜牧的《沈下賢》
問: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的下一句是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huán)佩月如襟。
問: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牧名句大全
沈下賢賞析
這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任湖州刺史時,追思憑吊中唐著名文人沈亞之的詩作。亞之字下賢,吳興(即湖州)人,元和十年(815)登進(jìn)士第,工詩能文,善作傳奇小說。他的《湘中怨解》、《異夢錄》、《秦夢記》等傳奇,幽緲頑艷,富于神話色彩和詩的意境,在當(dāng)時別具一格。李賀、杜牧、李商隱對他都很推重。杜牧這首極富風(fēng)調(diào)美的絕句,表達(dá)了他對亞之的仰慕。
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靈夭矯之筆詠嘆而起。斯人,指題中的沈下賢。清唱,指沈的詩歌,著一“清”字,其詩作意境的清迥拔俗與文辭的清新秀朗一齊寫出。全句亦贊亦嘆,既盛贊下賢詩歌的格清調(diào)逸,舉世無與比肩;又深慨其不為流俗所重,并世難覓同調(diào)。
沈下賢一生沉淪下僚,落拓不遇。其生平事跡,早就不為人知。當(dāng)杜牧來到下賢家鄉(xiāng)吳興的時候,其舊日的遺跡已不復(fù)存留。“草徑苔蕪不可尋”,這位“吳興才人”的舊居早已青苔遍地,雜草滿徑,淹沒在一片荒涼之中了。生前既如此落寞,身后又如此凄清,這實在是才士最大的悲哀,也是社會對他們最大 的冷落?!扒宄奔葻o人和,遺跡又不可尋,詩人的憑吊悲慨之意,景仰同情之感,已經(jīng)相當(dāng)充分地表達(dá)出來,三、四兩句,就從“不可尋”進(jìn)一步引發(fā)出“一夕小敷山下夢”來。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烏程縣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賢舊居所在地。舊居遺跡雖“草徑苔蕪不可尋”,但詩人的懷想追慕之情卻悠悠不盡,難以抑止,于是便引出“夢尋”來──“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huán)珮月如襟?!痹娙说膲艋昃乖谝惶焱砩蟻淼搅诵》笊较?,在夢境中浮現(xiàn)的,只有鳴聲琤琮的一脈清流和潔白澄明的一彎素月。這夢境清寥高潔,極富象征色彩?!八绛h(huán)珮”,是從聲音上設(shè)喻,柳宗元《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月下聞水之清音,可以想見其清瑩澄澈?!霸氯缃蟆?,是從顏色上設(shè)喻,足見月色的清明皎潔。這清流與明月,似乎是這位前輩才人修潔的衣飾,令人宛見其清寥的身影;又象是他那清麗文采和清迥詩境的外化,令人宛聞其高唱的清音孤韻;更象是他那高潔襟懷品格的象征,令人宛見其孤高寂寞的詩魂。“襟”,古代指衣的交領(lǐng),引申不襟懷。杜牧《題池州弄水亭》詩云:“光潔疑可攬,欲以襟懷貯。”光潔的水色可攬以貯懷,如水的月光自然也可作為高潔襟懷的象征了。所以,這“月如襟”,既是形況月色皎潔如襟,又是象征襟懷皎潔如月。這樣地回環(huán)設(shè)喻,彼此相映,融比興象征為一體,在藝術(shù)上確是一種創(chuàng)造。李賀的《蘇小小墓》詩,借“草如茵,松如蓋,風(fēng)為裳,水為珮”的想象,畫出了一個美麗深情的芳魂,杜牧的這句詩,則畫出了一個高潔的詩魂。如果說前者更多地注重形象的描繪,那么后者則更多地側(cè)重于意境與神韻,對象不同,筆意也就有別。
這是交織著深情仰慕和深沉悲慨的追思憑吊之作。它表現(xiàn)了沈下賢的生前寂寞、身后凄清的境遇,也表現(xiàn)了他的詩格與人格。但通篇不涉及沈下賢的生平行事,也不作任何具體的評贊,而是借助于詠嘆、想象、幻夢和比興象征,構(gòu)成空靈蘊藉的詩境,讓讀者通過這種境界,在自己心中想象出沈下賢的高標(biāo)逸韻。全篇集中筆墨反復(fù)渲染一個“清”字:從“清唱何人和”的寂寞到“草徑苔蕪”的凄清,到“水如環(huán)珮月如襟”的清寥夢境,一意貫串,筆無旁鶩。這樣把避實就虛和集中渲染結(jié)合起來,才顯得虛而傳神。(劉學(xué)鍇)
- 偈頌六十五首砉碎明月珠,始為家寶。颺下鈯斧子,方是住山。古策風(fēng)高,天寬地闊。別別,別峰妙轉(zhuǎn)風(fēng)雷舌。
- 戲畫古松真清齋前輪囷復(fù)離奇,不柏亦不栗。吾廬非夏社,嘉樹伊誰植。刳心謝吹噓,強骨余霹靂。崢嶸歷風(fēng)霜,偃蹇豈朝夕??蛷暮畏絹?,一睹心眼惑。怪此蒼蛟龍,落莫依屋壁。不知造物工,輸寫入筆刀。輕明絕織埃,冥晦滴濃墨。皮堅皵鱗甲,葉老攢矛戰(zhàn)。古工予不師,揮掃恣淋瀝。盤礴醉且狂,詎識韋與畢。雖云不造極,要自出胸臆。當(dāng)知后凋操,不在翰墨跡。地瘠山骨出,天低云氣逼。俯仰輒有礙,巨干那能直。翻令棟梁姿,郁屈自跼蹐。安得少陵絹,一掃二千盡。會看十八公,高壓三品右。
- 早春病中書事寄魯望眼暈見云母,耳虛聞海濤。惜春狂似蝶,養(yǎng)病躁于猱。案靜方書古,堂空藥氣高。可憐真宰意,偏解困吾曹。
- 江鄰幾沈文通二學(xué)士見過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喜言雨后涼,早暮脫炎熱。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不唯清耳目,亦精養(yǎng)愚拙。江碑讀頭陁,沈賦賞雌霓。固知世德高,學(xué)問冠時哲。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蛭。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 游南山次劉曉窗韻二首李白曾來問姓名,宣平疑是古初平。負(fù)薪出處天將曙,沽酒歸時月又生。雞啄遺丹非有意,瓢懸老樹寂無聲。寒泉滿沼依然在,靜夜長涵星斗明。
- 已酉閏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峴山壁間讀東坡水晶宮名凡幾區(qū),此州絕景天下無。寒溪十里出明鏡,峭壁千仞涵清虛。平一邱壑胸次間,長情自恨無時閑。干戈逐我出鄉(xiāng)曲,散浪卻不拘塵寰。往時足健輕追逐,吳會山川看未足。行來伺值積雨馀,萬疊峰巒發(fā)新綠。溪山長好人長閑,不信此州翻地軸。流落須論塞上翁,高唱慚無郢中曲。千年陵谷我遷變,高名長在唯稱賢。峴山上下碑在否,見說父老猶潸然。襄陽但記羊叔子,霅上風(fēng)流亦如此。壁間誰記萬瓦詩,歡息前賢淚如洗。
- 杜倅再示前韻繼這二首慚愧詩筒數(shù)往回,自嫌局促困駑材。塵蹤已掛舊官壁,妙語猶隨新雨來。好客共謀良夜醉,養(yǎng)花長得四時開。知君客里猶行樂,端為襟懷不染埃。
- 旅行少壯經(jīng)勤苦,衰年始浪游。誰憐不龜手,他處卻封侯。
- 對月聯(lián)句與君坐階除,遙望海上月。試舉太白杯,借問幾圓缺。人物易分散,動作隔年別。今宵對嫜娟,莫放酣歌絕。
- 頌古五十三首磐陀漠漠秘蒼苔,終日跏趺兩鬢摧。縱使不曾呼喚著,何嘗謾得阿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