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譯文
千尺長的釣絲直直下垂,一波蕩起萬波相隨。
夜靜水寒涼,魚不食餌,空船載滿明月而歸。
注釋
絲綸:粗絲線,即釣絲。
船子和尚偈問答
問:《船子和尚偈》的作者是誰?
答:船子和尚偈的作者是德誠
問:船子和尚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船子和尚偈是唐代的作品
問:船子和尚偈是什么體裁?
答:偈
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出自 唐代德誠的《船子和尚偈》
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的下一句是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問:出自德誠的名句有哪些?
答:德誠名句大全
船子和尚偈賞析
參禪與釣魚也有密切關系,這大概是由于釣趣與禪趣有相通之處的緣故。南宋普濟所編佛教禪宗典籍《五燈會元》中載有船子和尚的“釣魚偈”六首(七言絕句和《漁歌子》詞各三首),都是這位自稱“三十年來坐釣臺”高僧自述其在垂釣中心專一境、妙悟禪理的?!百省笔欠鸾?jīng)中的唱詞,即禪詩。這六首釣魚偈中,以七絕其三寫得最好。此詩描寫月夜獨釣情景,寓禪理于詩情畫意之中,是故“叢林(即禪林)盛傳”(北宋惠洪《冷齋夜話》)。
首兩句敘垂釣實況:“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前句表明釣者穩(wěn)坐釣臺居高臨下;后句把垂綸入水激起波紋以釣線為圓心身四周層層蕩開的景象,描繪得生動傳神,極富動態(tài)美。這里采用以動寫靜的手法,反襯出萬籟俱寂的寧靜氛圍,既是月夜垂釣的逼真寫照,又暗示出佛家禪定的最佳境界,釣境與禪境密合無間,“清波皓月照禪心”的感受油然而生。
后兩句寫垂釣結(jié)果:“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彼烎~無獲,自在情理之中,然而,釣者卻另有所獲。上句的“靜”字和下句的“空”字是全詩的詩眼,言在此而意在彼,寄旨遙深。佛教禪宗認為,宇宙萬物“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無實體,修煉者靜坐斂心、專注一境,久之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凈”的狀態(tài),終以悟“空”而進入涅槃之門。“滿船空載月明歸”不正反映了參禪者對“禪定”的潛心領悟嗎?
據(jù)《五燈會元》記載,船子和尚臨終時曾以垂釣啟發(fā)夾山和尚悟禪,授以“垂綸千尺,意在深潭”、“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釣盡江波,金鱗始遇”等禪機,說他在藥山從師學禪三十年,只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他的七絕其一稱:“三十年來坐釣臺,鉤頭往往得黃能。金鱗不遇空勞力,收起絲綸歸去來?!?“黃能(tai))"為傳說中藏于深淵的一種神獸)他的《漁歌子》其一寫道:”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這些禪詩,抒寫了他一輩子在垂釣中參禪悟禪的心得,禪理釣趣水乳交融,堪稱釣魚詩園林中的奇花異卉。
--李旦初
- 重到襄陽哭亡友韋壽朋故人墳樹立秋風,伯道無兒跡便空。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 涵虛閣菊秋梅臘百花春,過眼年華醉夢身。今日不因登此閣,不知人世是紅塵。
- 潛心齋雙扉掩余香,一榻下涼幔。前人嗟不死,萬古映黃卷。時時擷英華,一一詣微遠。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
- 范漕生日治忽本天運,賢哲豈浪出。中興信可期,帝為賚良弼。嶄嶄岷峨山,西南著第一。山靈借英氣,成此垂云翼。才多浩江海,道大迷畛域。磊落萬卷腹,斕斑五色筆。曩參相君幙,謀入九地密。復佩太守章,化行千里溢。紫詔從東來,畀之使者節(jié)。旋兼蜀大尹,繡衣?lián)韽?。談笑百城聳,指顧萬事集。但恐被賜環(huán),臺袞輔王室。有如老忠文,殊勛照簡冊。佳時過重五,適當懸弧日。遠邇祈公壽,歡聲共一律。伶俜涪江生,獨以文為業(yè)。不敢嚴香火,不敢具芝術。拂拭舊破硯,胸次稱突兀。公掃河朔塵,請飛聊城檄。公蹀定襄血,請勒燕然石。待公黃發(fā)年,幾杖付閑逸。從公綠野堂,哦詩繼元白。
- 高陽臺(紙被)霜楮刳皮,冰花擘繭,滿腔絮濕湘簾。抱甕工夫,何須待吐吳蠶。水香玉色難裁翦,更繡針、茸線休拈。伴梅花,暗卷春風,斗帳孤眠。篝熏鵲錦熊氈。任粉融脂涴,猶怯癡寒。我睡方濃,笑他欠此清緣。揉來細軟烘烘暖,盡何妨、挾纊裝錦。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詩禪。
- 金剛隨機無盡頌究竟無我分第十七當生如是心,絕待本靈明。迦葉門庭廣,直是不容針。
-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晴山低畫浦,斜雁遠書天。謝胱離都日,殷公出守年。不知瑤水宴,誰和白云篇。
- 送富朝奉還闕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云屯若封豕。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關河日夜刁斗驚,嫚書乘駟來渝平。兵間持節(jié)得英杰,談笑坐使羈長纓。青社環(huán)城萬區(qū)屋,發(fā)廩分曹具饘粥。饑羸枯頰陡生光,叢冢不聞新鬼哭。臧孫有后天匪親,閭門容容車何足論。朅來濉上見猶子,雄姿宛有典型存。驊騮已渡渥洼水,朝燕暮越應千里。行看玉勒駕鑾輿,濯足瑤池從此始。
- 和史君喜雨蠶筐無葉不成眠,瞇眼黃沙障麥天。誰遣爐煙生濕霧,立翻江水沃桑田。雹飛鄰壤同時事,春入民襦賴吏賢。欲把豐年占覆斗,寸心應向碧宵懸。
- 題挽鄧亭鄧守挽不住,眷予番久留。決非人所挽,胡不理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