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jié)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fēng)寒。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yīng)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老朋友昔日隱居在蒙山,已經(jīng)佩戴了去惡防身的護身造。
老朋友現(xiàn)在居住在秦嶺的子午谷,獨故在背陽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壇,青石密布,寒風(fēng)吹個不停。
夜里杜鵑悲啼,山竹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鳥故天而下,旗旌似云翻飛。
知道你這次計劃長居此地,瑞草仙樹日子應(yīng)該還很長。
高高山崖上垂下來的鐵鎖,讓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處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遙故得。
注釋
故人:老朋友。
東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東省蒙陰縣南。因在魯東,故又稱東蒙。
含景:謂含日月之影。據(jù)《抱撲子》載,道術(shù)諸經(jīng),可以卻惡防身者有數(shù)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勝計。景,同“影”。
蒼精伯:東方蒼伯。據(jù)《史記索隱》引《文耀鉤》云:“東宮蒼帝,其精為伯。一說,蒼精伯,為道術(shù)之名,即所謂青伯造。據(jù)《抱撲子》載,道術(shù)諸大造出于老君,其中有青伯造等術(shù),用之可以得仙。
子午谷:地名。在陜西長安縣南秦嶺山中。
陰崖:背陽的山崖。
結(jié):一作“白”。
太古:遠古,上古。
玄都:據(jù)《十洲記》載,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漠漠:密布,廣布之狀。這里形容青石縱橫堆疊的樣子。
子規(guī):鳥名。即杜鵑。
山竹裂:謂子規(guī)夜啼聲慘,山竹為之欲裂。
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飛。
此計:指隱居。
誠:確實,的確。一作“成”。
芝草:菌類植物的一種,古人以為瑞草。
瑯玕:美玉。據(jù)《六武內(nèi)傳》載西王母曰:“太上之藥,有廣庭芝草,碧?,槴\?!?br />鐵鎖高垂不可攀:相傳晉時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澗水窮處,忽見鐵鎖下垂約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頭,終不敢攀。
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據(jù)《洞天福地》記:終南山太乙峰,在長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內(nèi)皆福地。
蕭爽:高敞超逸。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問答
問:《玄都壇歌,寄元逸人》的作者是誰?
答:玄都壇歌,寄元逸人的作者是杜甫
問: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出自 唐代杜甫的《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問: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的下一句是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jié)茅屋。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賞析
這首詩于公元752年(唐天寶十一年),是詩人寫給其在玄都壇修行的好友元逸人的詩。玄都壇是漢武帝所筑造的,在長安南山子午谷中,在道家的著作中有玄都之說,也就是傳說中大禹去世前將《五符經(jīng)》封存在名山古函的地方。
- 歲寒雜詠森森多愿長瑯玕,相伴山翁老歲寒。雨后籜龍?zhí)韼自S,兒童歡喜報來看。
- 龍門旬宴得月字韻恩華逐芳歲,形勝兼韶月。中席傍魚潭,前山倚龍闕?;ㄓ罴酥?,鳥避仙舟發(fā)。宴賞良在茲,再來情不歇。
-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shù)六橋。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 源山主求贊頂相個是凈慈毛和尚,口言禍福有定當。逐日隨緣去赴齋,是謂兩腳功德藏。雕裝千佛,右砌兩廊。判斷一切魍魎鬼,主管五百羅漢堂。至於修橋造路,與夫浴主街坊。聞一切善事如蠅見血,聞一切惡事似蟹落湯。有時隨摟搜,若萬回老子懽喜。有時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顛狂。得一文錢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謝天。只一味樸直,無些子壒塵。所以打動好事檀那,畫出這般面觜。且道如何比擬,八月十五中夜涼,一輪月照西湖水。
- 六州齊天宇,四海洽淳風(fēng)。接寶胄,垂真檢,景祚無窮。成玉牒、日觀歸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欽檜井、云蹕巡東。國本震為宮。乾文煥炳,真祠曲密,重祥疊瑞,瓊蘊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鴻。詢吉士,郊兆執(zhí)玉薦衷。鍾律應(yīng)、云物迎空。樂和輪囷。嘉氣蔥蔥。天神來降發(fā)沖融。玉燭四時通。星回金輅雷作解,昆蚑被惠,億載帝基隆。
- 伏暑正覺纖絺便,未容團扇閑。兒童昧災(zāi)變,赤體更觀顏。
- 客中重九楚老相逢淚滿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鄉(xiāng)不似人間路,應(yīng)共東流更不歸。
- 偈頌一百零二首若能離諸相,即入法王家。法王無二法,無法即是家。是故法王法,當甚苦瓠瓜。
- 點絳唇(月波樓重九作)手撫歸鴻,坐臨煙雨簾旌潤。氣清天近。云日溫闌楯。壓玉浮金,一醉留青鬢。風(fēng)光勝。淡妝人靚。眉黛生秋暈。
- 伯樂相馬圖冀地群中不可留,如龍走地絕無儔。何勞伯樂一相顧,抹過西風(fēng)數(shù)百州。
- 初暖欲歸池中地,剩寒猶屬隴梅天——— 宋祁早春夙興
- 非才自合投閑地,竭節(jié)終期報圣君——— 宋庠次韻范純?nèi)屎凸仑┮娂亩?/a>
- 乾坤如許大,無地著孤臣——— 劉克莊離郡五絕
- 解若皰丁,恐遭游刃——— 樓鑰西山僅老失牛求一言於邑數(shù)語代書
- 行行過舅居,歸路指親廬。——— 王安石還自舅家書所感
- 聚散一夢中,人北雁南翔——— 蘇軾謝仲適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 靜中諳世味,貧里見親疏——— 楊公遠再用韻十首
- 歲晏謝紛務(wù),掩關(guān)慕幽居——— 吳潛送魏時中胡才卿還城
- 數(shù)行竹樹清風(fēng)夜,萬頃煙波明月洲——— 許月卿六月雨十一首
-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麹便筑糟丘臺——— 李白襄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