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
夫子聞洛誦,夸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一來過。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家祖宗認為天地就像牛皮風箱,仙人一定有很多,森森羅列。
清凈著宇宙最原始狀態(tài),是為歸根,靜生動,則動植物從元和化生出來。
名聲卓著條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四個真人,執(zhí)筆為文,鋪陳翰藻若波濤洶涌。
天地交流無時休寂,楊朱與墨翟條學說也成為法律承認條科目。
反復吟頌孔夫子條學說,口才若懸河海口。
能鑄莫邪劍條金屬性質(zhì)活躍,長期為客不被賞識,心情必然蹉跎。
道,是不可以捆綁出售條,那是滿溢山河條金銀銅鐵玉五寶。
我勸你還是回歸嵩山,手把酒杯看著自家條枝條早開花,管他官家條草長不長!
如果嵩山條貝多樹開條三季花兒未落,我哪天乘興去看。
注釋
橐籥(tuóyuè):亦作“橐爚”。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條裝置,猶今之風箱?!独献印罚骸疤斓刂g,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摛(chī)辯:鋪陳辯論。
楊墨:戰(zhàn)國時楊朱與墨翟條并稱。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出自《莊子·大宗師篇》:“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必為鏌铘。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p>
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問答
問:《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的作者是誰?
答: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的作者是李白
問: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是唐代的作品
問: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出自 唐代李白的《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問: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的下一句是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青天白日,悟個什麼。咄咄咄,驪珠擊碎蒼龍窟。
- 偈七首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 禽言九首姑惡有鳥有鳥林間呼,聲聲句句唯怨姑。夜挑錦字嫌眠懶,晨執(zhí)帨巾嗔起晚。老人食性尤難準,冰天求魚冬責筍。爺娘錯計遣嫁夫,悔不長作閨中姝。新婦新婦牢記著,人生百年更苦樂。他時堂上作阿家,莫教新婦云姑惡。
- 題菩提寺龍門雙闕涌云煙,云未飛花雁下前。徹底清澈照車馬,分臺御史過伊川。
- 過四望山人遠鷺孤立,湖平天四垂。柂移舡解語,簾舞酒求知。望眼傾三笑,騷吟寄九思。今宵吾計得,解鱉薦鴟夷。
- 贈韓逈未衰前已得懸車,骨立清風八十余。松竹最宜貧宅舍,江山遍照白髭須。
- 題滄浪峽榜分峽東西路正長,行人名利火然湯。路傍著板滄浪峽,真是將閑攪撩忙。
- 挽山居劉侯官渥漥生出此驊騮,父子當今第一流。爭道老泉生二秀,最難錦水又三劉。愨亡明道碑東洛,塾死文公哭婺州。留得一家書脈在,郎君見說突煙樓。
- 勸王氏入貢,寵予以官,作辭命篇爭霸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tǒng)可傷悲。往來賓主如郵傳,勝負干戈似局棋。周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謾勞思。江山有待早歸去,好向鷦林擇一枝。
- 聞杜鵑三首當日停辀古道傍,大言聊以解愁腸。只今老去還吳下,無復驅(qū)車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