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魯如晦七夕問答
問:《和魯如晦七夕》的作者是誰?
答:和魯如晦七夕的作者是王之道
問:和魯如晦七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魯如晦七夕是宋代的作品
問: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 出自 宋代王之道的《和魯如晦七夕》
問: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 的下一句是 啟明不為牽牛計,又放朝陽送曙來。
問:出自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 偈七首八月秋,何處熱。風(fēng)入松,聲瑟瑟。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不是對景對機(jī),不是應(yīng)時應(yīng)節(jié)。下座巡堂去,喫茶珍重歇。
- 戀芳春慢(寒食前進(jìn))蜂蕊分香,燕泥破潤,暫寒天氣清新。帝里繁華,昨夜細(xì)雨初勻。萬品花藏四苑,望一帶、柳接重津。寒食近,蹴踘秋千,又是無限游人。紅妝趁戲,綺羅夾道,青簾賣酒,臺榭侵云。處處笙歌,不負(fù)治世良辰。共見西城路好,翠華定、將出巖宸。誰知道,仁主祈祥為民,非事行春。
- 命鹿雙鹿林泉友,新居后我成。角低方長旺,斑嫩未分明。濯濯菰塘晚,呦呦草逕晴。仙疇吾種玉,汝輩耦而耕。
- 挽清湘令董介軒偏得人間謗與名,蓋棺方定伯夷清。五經(jīng)笥滿風(fēng)云壯,百尺樓高星斗橫。明月照庭香不斷,狂飚吹雪意如生。河汾回首成今古,禮樂猶將致太平。
- 贈黃蘗山僧希運曾傳達(dá)士心中印,額有圓珠七尺身。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一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華結(jié)勝因。擬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
- 送別曾幼廣赴漕試歸疋馬來東吳,策勛在一戰(zhàn)。文場老燕代,馀子自北面。西風(fēng)敲鐙歸,山應(yīng)過處戀。英氣凜橫槊,河海能幾見。自識韓將軍,論交今惓惓。
- 送萬兵曹赴廣陵秋日思還客,臨流語別離。楚城將坐嘯,郢曲有馀悲。山晚桂花老,江寒蘋葉衰。應(yīng)須楊得意,更誦長卿辭。
- 送志來上人往姑蘇謁元曹折取東橋柳,青青向故人。欲知問館處,要識舊溪春。旋灑銅缾水,休沾野寺塵。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
- 禁直翠木交陰覆兩檐,夜天如水碧湉湉。帝城風(fēng)月看常好,人世悲哀老自添。
- 偈頌十二首報恩門庭,別無道理。長連床上,大眾努觜。本無佛法可商量,亦不坐在鬼窟里。驀然洗面摸著鼻,便積壓得飯元是米。更若遲遲疑疑,白云千萬里。
- 正當(dāng)年、似閬苑瓊枝,朝朝相倚。——— 晁補(bǔ)之斗百草
- 柳葉已饒煙黛細(xì),桑條何似玉纖柔——— 仲殊望江南/憶江南
- 師在西巖最高處,路尋之字見禪關(guān)——— 方干題應(yīng)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
- 回風(fēng)度雨渭城西,細(xì)草新花踏作泥。——— 岑參首春渭西郊行,呈藍(lán)田張二主簿
- 衡陽千里去人稀,遙逐孤云入翠微。——— 劉長卿重送道標(biāo)上人
- 筑緊風(fēng)雨剝,埏和鉛膏精——— 梅堯臣銅雀硯
- 浩歌藏戰(zhàn)甲,雅拜習(xí)朝儀——— 卷剛中擬送楊帥
- 村居近城郭,幽興得相兼——— 蘇泂幽興
- 午枕孤眠魂夢驚,夢君來別如平生——— 鐘明書義倡傳后
- 歡漸遠(yuǎn),思還繞。——— 李泳賀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