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
解轡定應(yīng)春盡日,及歸宜待鶴來時(shí)。
圣賢莫負(fù)樽中淥,日月長為物外遲。
若過匡廬訪真隱。
臥龍庵下有期頤。
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問答
問:《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的作者是誰?
答: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的作者是楊時(shí)
問: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是宋代的作品
問:荊吳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車鹿自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荊吳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車鹿自隨 出自 宋代楊時(shí)的《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
問:荊吳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車鹿自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荊吳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車鹿自隨 的下一句是 解轡定應(yīng)春盡日,及歸宜待鶴來時(shí)。
問:出自楊時(shí)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時(shí)名句大全
- 后永嘉百詠放生池悠然已更樂,知是鼎中余。有海尚可在,慎毋重見漁。
- 菩薩蠻(霜天旅思)霜風(fēng)颯颯溪山碧。寒波一望傷行色。落日淡荒村。人家半掩門。孤舟移野渡。古木棲鴉聚。著雨晚風(fēng)酸。貂裘不奈寒。
- 伯兄新樓十首不嫌陋巷據(jù)坡頭,旋斸煙萊著小樓。面面有山殊不惡,倚闌銷盡半生愁。
- 文舉司理以鸂鶒一雙見遺作詩為謝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 挽潘德夫左司結(jié)發(fā)欽前輩,風(fēng)流日渺然。從今我鄰邑,不見此癯仙。攬轡范清韶,分符黃潁川。江湖終白首,那得盡公賢。
- 秋宿臨江驛南來北去二三年,年去年來兩鬢斑。舉世盡從愁里老,誰人肯向死前閑。漁舟火影寒歸浦,驛路鈴聲夜過山。身事未成歸未得,聽猿鞭馬入長關(guān)。
- 齊天樂·碧云闕處無多雨碧云闕處無多雨,愁與去帆俱遠(yuǎn)。倒葦沙閑,枯蘭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樓陰縱覽。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風(fēng),袖羅香自去年減。風(fēng)流江左久客,舊游得意處,朱簾曾卷。載酒春情,吹簫夜約,猶憶玉嬌香軟。塵棲故苑,嘆璧月空檐,夢云飛觀。送絕征鴻,楚峰煙數(shù)點(diǎn)。
- 滿江紅 次白君舉州卒所寄韻。君舉三十年前比以簿書倥傯,不酬答,聞改除天臺,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側(cè),用以敘壯歲分?jǐn)y,凝望眼、略無虛日。嗟我輩、江南江北,為誰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鮑,遙憐老友真元白。況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談笑興,浮云隔。離別恨,流年逼。試賡歌雅韻,不論呼吸。百粵谷山應(yīng)好在,半生萍梗無終畢?!趿餍锌仓谷翁旃?,吾難必。
- 送王德明樞密之代州憐君千里別,新馬黑貂裘。白首辭鄉(xiāng)淚,黃云入塞愁。月明沙磧夜,霜落雁門秋。去去燕然上,功名會見收。
- 沁園春石城之勝,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既而北歷淮山,自齊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陽樓,以盡荊州之偉觀,孫劉虎視遺跡依然,山川草木,差強(qiáng)人意。洎回京師,日詣豐樂樓以觀西湖。因誦友人“東南嫵媚,雌了男兒”之句,嘆息者久之。酒酣,大書東壁,以寫胸中之勃郁。時(shí)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記上層樓,與岳陽樓,釃酒賦詩。望長山遠(yuǎn)水,荊州形勝,夕陽枯木,六代興衰。扶起仲謀,喚回玄德,笑殺景升豚犬兒。歸來也,對西湖嘆息,是夢耶非。諸君傅粉涂脂。問南北戰(zhàn)爭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葉,平堤雨急,柳泣殘絲。玉壘騰煙,珠淮飛浪,萬里腥風(fēng)吹鼓鼙。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
- 竹籬數(shù)掩傍魚磯,萬點(diǎn)梅花掠地飛——— 陸游別梅
- 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yuǎn)近——— 柳永木蘭花(四之三·林鐘商)
- 煙水隔殊鄉(xiāng),又匆匆誤了,蹋青時(shí)候。——— 邵亨貞南浦
- 似出水、圓荷迸珠。——— 姬翼太常引一○首
- 春聞六十猶癡諺,尚少一年焉不癡——— 方回春前一日還家
- 一簟臨窗薤葉秋,小簾風(fēng)蕩半離鉤。——— 陸龜蒙新秋雜題六首·眠
- 有松無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鄰燭——— 陳杰王儀仲名其讀書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 已紊四時(shí)和,更傷群物性——— 蘇頌和林丘二君會程坦之家二詩
- 慣作野人多野興,欲為時(shí)用少時(shí)材——— 王安石出城
- 鄰里昔贈我,許之及子孫。——— 元結(jié)與瀼溪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