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9_11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問答
問:《雜歌謠辭。李夫人歌》的作者是誰?
答:雜歌謠辭。李夫人歌的作者是張祜
問:雜歌謠辭。李夫人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雜歌謠辭。李夫人歌是唐代的作品
問:雜歌謠辭。李夫人歌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延年不語望三星,莫說夫人上涕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延年不語望三星,莫說夫人上涕零 出自 唐代張祜的《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問:延年不語望三星,莫說夫人上涕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延年不語望三星,莫說夫人上涕零 的下一句是 爭奈世間惆悵在,甘泉宮夜看圖形。
問:出自張祜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祜名句大全
- 過寶應(yīng)湖半升濁酒試莼羹,賤買魚蝦已厭烹。淺水衣蒲有船過,淡煙籠月更人行。
- 宿云門寺贈張武子絕憐雪屋張居士,日日空墻掛食簞。吟到古人辛苦處,囊中不得一錢看。
- 賦潛庵墨梅季倫珊瑚光奪目,元載胡椒高柱屋。潛庵紙上一枝梅,富比王侯夸不足。此花清絕更無論,和粉磨丹吾所嗔。各來華樂最入神,幻出西湖煙雨春。
- 欒家瀨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
- 宮詞絲絲新織御{左革右斿}韁,紫燕春鞍照地光。雙控墜梢皆侍女,玉鞭柔軟拂垂楊。
- 讀史太初結(jié)繩制自好,庖犧倉頡計益疏。拓跋小羌行國字,鐘山丞相著新書。
- 滿江紅(和范石湖)十載重游,愧好在、吳中父老。官事里、空然癡絕,竟何曾了。賴有平生知己地,全勝末路依劉表。竟此身、還復(fù)雁門踦,寧論早。篷仙語,開朕兆。郇翰灑,增榮耀。倚先聲風(fēng)動,了然家曉。翹館每煩塵想□,賓筵更著紅妝繞。算從前、得此慰初心,於人少。
- 贈蘇四徯異縣昔同游,各云厭轉(zhuǎn)蓬。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戎馬日衰息,乘輿安九重。有才何棲棲,將老委所窮。為郎未為賤,其奈疾病攻。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風(fēng)。幽薊已削平,荒徼尚彎弓。斯人脫身來,豈非吾道東。乾坤雖寬大,所適裝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壯欺老翁。況乃主客間,古來逼側(cè)同。君今下荊揚,獨帆如飛鴻。二州豪俠場,人馬皆自雄。一請甘饑寒,再請甘養(yǎng)蒙。
- 鄭伯克段于鄢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扒f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埽什谎缘?;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鞂吔嫌诔菨},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奔榷谥}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涫侵^乎!”
- 送時適歸彭城兼寄王會之并張白云壯年客宦樂徐州,五見黃華戲馬周。無復(fù)登山拋舊屐,不堪臨水送歸舟。東城公子猶三徑,南墅先生久一邱。為話吳門非樂土,鱸魚菰黍漫淹留。
- 池塘淡淡浮鸂鶒。——— 陳克菩薩蠻
- 野鶴閑云知此興——— 盧摯蝶戀花 鄱江舟夜,有懷余千諸士,兼寄熊東
- 櫓聲過遠寺,江色潤秋蕪。——— 鄭巢送韋弇
- 顧我如有情,長鳴似相托——— 李白宣州長史弟昭贈余琴谿中雙舞鶴詩以見志
- 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 李賀傷心行
- 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yīng)能致此——— 王之道送趙仲達
- 敬讀新編二百首,凜然風(fēng)采照隆興——— 喻良能讀侍御去國集次韻卷首赴召
- 竟日梅花側(cè),枝枝入肺肝——— 趙庚夫看梅
- 中邊事方殷,命脈實關(guān)擊——— 崔與之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
- 眾峰奇秀四圍旁,擁出千尋月樣塘——— 陳宓久不到流惠楊至之相訪邀游楊以干亟歸因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