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同心
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閑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
對景且醉芳尊。莫話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啼痕。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在一個暮春的時節(jié),我郊游踏青,桃紅柳綠,恍如進(jìn)入了桃源仙界。撿拾翠羽、采摘鮮花,閑閑地隨著曲曲的流水前進(jìn)。踏青的路上,不經(jīng)意間寶馬香車留下的濃濃芳香惹起了自己的春心。心中牽念,都在柳蔭外的酒家歌樓,花樹下的朱門繡戶。
對著芳景,聊天并且借助美酒來消憂,不要說起那讓人銷魂的離愁吧。美好的心意,我們曾共一輪明月;痛苦的滋味,最是那黃昏時分。相思的時候,只有那一封封信箋、滿袖的淚痕。
注釋
兩同心:詞牌名。此調(diào)有三體,這首詞為平韻體,創(chuàng)自晏幾道。雙調(diào)六十八字,上片七句三平韻,下片七句四平韻。
楚鄉(xiāng):楚地。
仙源:特指陶淵明所描繪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拾翠:拾取翠烏羽毛以為首飾。后多指婦女游春。
踏青:古人有農(nóng)歷二月二日或三月上巳日郊游的習(xí)俗。
香塵:帶有花香的塵土。
心心:彼此間的情意。
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此處借指酒家。
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莫話”句:謂不要說傷心的話。
意思:心情,情緒。
兩同心問答
問:《兩同心》的作者是誰?
答:兩同心的作者是晏幾道
問:兩同心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兩同心是宋代的作品
問: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 出自 宋代晏幾道的《兩同心》
問: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 的下一句是 拾翠處、閑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
問:出自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兩同心賞析
這首詞可能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詞人在潁昌府任官。作者某日踏青游賞寫下了這首詞,寄托著作者的生活理想。
- 早發(fā)綠野含曙光,東北云如茜。棲鴉林際起,落月水中見。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 羅妙舞隨裙動,行歌入扇清。蓮花依帳發(fā),秋月鑒帷明。云薄衣初卷,蟬飛翼轉(zhuǎn)輕。若珍三代服,同擅綺紈名。
- 卜算子(湖州磚墻吳氏女失身于土山張氏作妾)數(shù)盡萬般花,不比梅花韻。雪壓風(fēng)欺恁地寒,劃地清噴香。半醉折歸來,插向烏云鬢。不是愁人悶帶花,花帶愁人悶。
- 臨江仙(贈賀子忱二侍妾二首)霓作衣裳冰作在,鉛華不涴天真。臨風(fēng)幾待逐行云。自從留得住,不肯系仙裙。對客揮毫驚滿座,銀鉤蠆尾爭新。數(shù)行草圣妙如神。從今王逸少,不學(xué)衛(wèi)夫人。
- 贈仲國美三閱春光一建瓴,依然歸棹泊危亭。烏迎客子各頭白,柳學(xué)故人俱眼青。曾是縱譚僵婢仆,又成豪飲臥罍瓶。明朝小話前溪別,分付溪風(fēng)管醉醒。
- 寄樗寮張寺丞春來物物攪愁腸,排遣惟應(yīng)闖醉鄉(xiāng)。無柰督郵風(fēng)味惡,桃花流水愿分嘗。
- 送溫伯歸福唐納婦,且約復(fù)游霅川攬秀堂前一笑傾,都忘身世兩浮萍。扶藜處處從君賞,落筆時時得我驚。荔熟閩山勞夢想,蘋香苕水約逢迎。祗愁誤入桃源后,從此車輪四角生。
- 鳳州歌鳳州南去是南岐,大散橫盤勢更危。躍馬紫金河畔路,萬株楊柳撒金絲。
-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xiāng)。
- 西軒春坐容膝都盧屋一間,圖書左右任披翻。催詩急雨來迢遞,吹面涼風(fēng)過等間。生意無邊庭下草,清香不斷畹中蘭。日長無事真仙隱,作甚辛辛苦苦官。
- 10分手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