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樂府十篇路臣恨
行驕不動塵,滿轡金瓏璁。
有人自天來,將避荊棘叢。
獰呼不覺止,推下蒼黃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驚鴻。
日行六七郵,瞥若鷹無蹤。
路臣慎勿愬,愬則刑爾躬。
軍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風(fēng)。
七雄戰(zhàn)爭時,賓旅猶自通。
如何太平世,動步卻途窮。
注釋
全唐詩:卷608-14
正樂府十篇路臣恨問答
問:《正樂府十篇路臣恨》的作者是誰?
答:正樂府十篇路臣恨的作者是皮日休
問:正樂府十篇路臣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正樂府十篇路臣恨是唐代的作品
問: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 出自 唐代皮日休的《正樂府十篇路臣恨》
問: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 的下一句是 行驕不動塵,滿轡金瓏璁。
問:出自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
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 宴清都(舟中思家用美成韻)遠(yuǎn)遠(yuǎn)漁村鼓。斜陽外、寶鴻三兩飛度。茅檐春小,白云隱幾,青山當(dāng)戶。騷翁底事飄蓬,渾忘卻、耕徒釣侶。何時尋、斗酒江鱸,悠悠千古坡賦。風(fēng)流種柳淵明,折腰五斗,身為名苦。有秫田貳頃,菊松三逕,不如歸去。山靈休勒俗駕,容我臥、草堂深處。問故園、怨鶴啼猿,今無恙否。
- 繼凈頭歸天衣故里歸訪荊溪舊釣蓑,看長空雁影沉破。臨風(fēng)一掃無蹤跡,凈地豈容人放屙。
- 再和由來世間事,黑白忌太明。稍欲辨淄澠,開口咈眾情。青山有歸路,杖屨借遐征。寄語社中友,休苦釣時名。
- 喜晴頑云收四野,皎日麗千門。水響魚龍落,云高鸛鶴翻。近陽書幌暖,繞室篆煙昏。擬欲尋春去,梅花水際村。
- 鷓鴣天寶篆煙消香已殘。蟬娟月色浸欄干。歌喉不作尋常唱,酒令從他各自還。傳杯手,莫教閑。醉紅潮臉媚酡顏。相攜共學(xué)驂鸞侶,卻笑盧郎舊約寒。
- 四次寄意正大從來不徑由,窮崖今卻伴暖愁。棲棲宇內(nèi)知師孔,吃吃人閒愛說侯。昨夜撞鐘搜句到,他年籠壁把名留。崆峒麥?zhǔn)礻P(guān)時事,此意還曾入詠不。
- 荷湖行為趙忠州壽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全似太華峰頭玉井樣,花開十丈世所無。自有天地此山有,誰人種得如船藕。造物不肯輕畀付,付與湛溪云隱手。云隱濟(jì)入陰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自煉還丹成九轉(zhuǎn),方瞳點漆顏長酡。甚不愛飛霞千樹結(jié)蟠桃,甚不愛溪千頃漲葡萄。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愛蓮?fù)壡啾?,俯笑凡人無路覓。不知身世若為高,但見照人雙眼碧。寄語峰頭十丈花,年年來伴棗如瓜。不須更記歲與月,只記山前云隱家。
- 贈東皋講師飛錫曾聞五臺去,云間瑞相是耶非。峨眉清現(xiàn)更奇絕,萬里白頭吾未歸。
-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 元宵標(biāo)簽:元宵節(jié)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松陰嵐影翠回環(huán),盡在墻垣繚繞間——— 王仲敏題虎丘次蒲章二公韻
- 霜白山村月落時,一聲雞后又登岐。——— 羅鄴早發(fā)宜陵即事
- 古者為邦須蓄積,魯饑尚責(zé)如齊糴。——— 陸龜蒙五歌·刈獲
- 薄利浮名,抵死向前忙干——— 姬翼粉蝶兒
- 尋荷訪桂遠(yuǎn)相過,載雨仙舟泛綠波——— 仇遠(yuǎn)中秋同陳奎甫放舟
- 此中自與銀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濤——— 鄭獬題垂虹橋寄同年叔楙秘校
- 梧桐獨知秋,一葉墮井闌。——— 陸游夏夜
- 雷公訴帝喘欲吹,咸恐聲名塞天破。——— 王安石寄慎伯筠
- 絕藝當(dāng)場萬目傾,兩竿朽索半空橫——— 艾性夫贈繩伎
- 應(yīng)記薰弦相對日,酹一杯、太乙東皇酒。——— 汪莘乳燕飛/賀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