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86-55
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問答
問:《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的作者是誰?
答: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的作者是吳融
問: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是唐代的作品
問: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十二闌干壓錦城,半空人語落灘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十二闌干壓錦城,半空人語落灘聲 出自 唐代吳融的《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
問:十二闌干壓錦城,半空人語落灘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十二闌干壓錦城,半空人語落灘聲 的下一句是 風(fēng)流近接平津閣,氣色高含細(xì)柳營。
問:出自吳融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融名句大全
- 頌古二十九首之乎者也,雪月風(fēng)花。頭面各別,事同一家。
- 漫興 其三青山隱隱帶灤河,金碧光中望□娑。五谷不生羊馬盛,二儀殊候雪霜多。打圍陣合穹廬轉(zhuǎn),警蹕聲傳御駕過。渺渺黃沙天萬里,壯心未解說風(fēng)波。
- 百舌花間報曉晴,巧弄百般聲。未可嫌饒舌,猶勝雁不鳴。
- 次韻和宋中道再寄鴻鴈北來聲甚悲,黃昏野雀相并枝。是時靜默月色淡,摵摵風(fēng)草搖枯衰。夜深扣門兵卒至,八行文字曾無奇。書尾又看詩兩紙,若逢飲食充渴饑。駿馬明珠未入用,千金美價思燕隨。無鹽嫫母正逞貌,越客未可言西施。子雖淹回年且壯,不比老丑令人嗤。朝廷得賢盛朱紫,玉階金闥步委蛇。圣君納諫無不聽,吾徒跡遠(yuǎn)空行危。況乃庭下聞咸池,報書此方君可喜。我心如此頗得之。
- 寒食日寄楊東川不知楊六逢寒食,作底歡娛過此辰?兜率寺高宜望月,嘉陵江近好游春。蠻旗似火行隨馬,蜀妓如花坐繞身。不使黔婁夫婦看,夸張富貴向何人?
- 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女子勿言弱,男兒何必強(qiáng)。君看張夫人,身舉十五喪。頭上脫笄珥,篋中斥襦裳。筑墳連丘山,松柏郁蒼蒼。親戚不為助,涕泣感道傍。昔有王氏老,身為尚書郎。親死棄不葬,簪裾日翱翔。白骨委廬陵,宦游在岐陽。一旦有丈夫,軒軒類佯狂。相面識心腹,開口言災(zāi)祥。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誰當(dāng)。汝身暖絲綿,汝口甘稻粱。衣食未嘗廢,此事乃可忘。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傍人漫不知,相視空茫茫。終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償。兒女病手足,相隨就淪亡。鄙夫本愚悍,過耳風(fēng)吹墻。明年及前期,長子憂骭瘍。一麾守巴峽,雙柩還故鄉(xiāng)。弱息雖僅存,蹣跚亦非良。誰言天地寬,綱目固自張。古事遠(yuǎn)不信,近事世所詳。企張非求福,禍敗當(dāng)懲王。〈嘉祐末年,李士寧言,王君事于右扶風(fēng),其報甚速。張夫人,南都人,孔推官常甫作詩言其賢,邀余同作,并言李生事,或足以警世云?!抵?/div>
- 晚夏西園二首
日晏坐中園,清襟注迥軒。輕飚逢葉動,小雨得荷喧。- 雜詩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后前。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當(dāng)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獨攜無言子,共升昆侖顛。長風(fēng)飄襟裾,遂起飛高圓。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遨嬉未云幾,下已億萬年。向者夸奪子,萬墳厭其巔。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犊疄楸?,淚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發(fā)騎騏驎。- 臨江仙
不見昭陽宮內(nèi)柳,黃金齊拈輕柔。東君昨夜到皇州。玉階金井,無處不風(fēng)流。悵望翠華春欲暮,六宮都鎖春愁。暖風(fēng)吹動繡簾鉤。飛花委地,時轉(zhuǎn)玉香球。- 夏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青。深深重幕度香縷,寂寂高堂聞燕聲。 - 晚夏西園二首
- 氣豪紛敺擊,博負(fù)幾喧啾——— 蘇泂梅口遣興
-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李白北風(fēng)行
- 廬阜岡勢斷,江流漭相通——— 范成大湖口望大孤
- 昔在歲辛卯,大將何憨子——— 程公許木皮口紀(jì)事為故沔戎帥何進(jìn)賦也
- 彈冠興,依稀貢禹,應(yīng)聘教王宮——— 陳櫟滿庭芳 送陳德翁(原無翁字,據(jù)刻本補(bǔ))
- 嗟我簿書塵里坐,來篇疑是辟塵犀——— 曾豐呈臨桂宰歐陽丈
-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 杜甫解悶十二首
-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 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
- 勅書勸論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平——— 鄭剛中趙子禮勸農(nóng)回有詩和者盈軸然皆頌德詩非勸農(nóng)
- 一壺春色常供醉,萬里煙波嬾問程——— 陸游夢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