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前面的船已經(jīng)遙遠(yuǎn)模糊不清,將要渡過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誰來陪伴我?
山上黃葉飄零,傳來寺廟響起的悠長晚鐘聲,楚天飄灑的綿綿秋雨與大海連成一體。
在凄風(fēng)苦雨中因離別而生的思念之情更濃,在一天之間凄愴寂寞使我的面容變得憔悴。
一只疾風(fēng)中的伶仃小鳥飛向東南歸巢去,廣陵在哪里呢,不也在東南方嗎?
注釋
淮上:今江蘇淮陽一帶。
廣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
親故:親戚朋友。
眇(miǎo)眇:遙遠(yuǎn)的樣子。
楚雨:淮陰舊屬楚地,故稱楚雨。
滄海:即東海,淮陰東臨大海。
離思:離別的愁息。
宿昔:往日,往時。
容鬢:容貌和鬢發(fā)。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問答
問:《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的作者是誰?
答: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的作者是韋應(yīng)物
問: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是唐代的作品
問: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出自 唐代韋應(yīng)物的《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問: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的下一句是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問:出自韋應(yīng)物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應(yīng)物名句大全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賞析
從詩意判斷,這首詩應(yīng)作于淮陰。詩人在秋天離開廣陵(今揚州),沿運河北上,將渡淮西行,親友都還留在廣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見渡船,看來當(dāng)天是無法再走了。他一個人踟躕在河邊,天正下著雨?;搓幍貙俪荩瑬|濱大海,極目望去,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邊。晚風(fēng)凄勁,淮河里波濤起伏。詩人的思緒也正象波濤一樣翻滾。把此時此地所見所聞所感,寫進了這首律詩。
詩人只身北去,對廣陵的親故懷著極為深沉的感情。但這種感情,表現(xiàn)得頗為含蓄。我們從詩中感覺到的,詩人并沒有直接說出來,只是攝取了眼前景物,淡墨點染,構(gòu)成一種凄迷的氣氛,烘托出一種執(zhí)著的情感。
詩的首聯(lián)畫出暮色中空蕩蕩的淮河,詩人欲行而踟躕的情態(tài),給人一種空曠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掛上了霏霏雨幕,遠(yuǎn)處山寺又傳來一聲接一聲悠長的暮鐘,寂寞變成了凄愴,羈旅之情更為深重。有了這樣濃郁飽滿的感情積蓄,五六兩句才輕輕點出“離思”二字,象凄風(fēng)偶然吹開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詩人憔悴的面容。按說詩寫到這里,應(yīng)直接抒寫離思之情了,然而沒有。詩人還是隱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飛的伶仃小鳥。這小鳥,從“獨”字看,是失群的;從“下”字看,是歸巢的;從“東南”二字看,是飛往廣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鳥,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嗎?既是歸巢的小鳥,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個溫暖的窠巢,而為詩人興“斷腸人在天涯”之嘆嗎?既是飛往廣陵方向的小鳥,你能不感到詩人的心也在跟著它飛翔嗎?而且,鳥歸東南,離巢愈近;人往西北,去親愈遠(yuǎn)。此情此境,豈止詩人難堪,讀者也不能不為之凄惻!因此,我們自然而然地與詩人同時發(fā)出深沉的一問:“廣陵何處在?”這一問,悵然長呼,四野回響,傳出了期望回答而顯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寫出了想再一次看見親故而終于無法看見的心理狀態(tài)。而正在此時,聲聲暮鐘,不斷地、更深沉更晌亮地傳到耳邊,敲到心里;迷蒙雨霧,更濃密更凄迷地籠罩大地,籠罩心頭。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這詩寫離別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氣氛渲染。詩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鐘聲哀遠(yuǎn),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輕紗帷幕后面,觸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這種感情不僅從一景一物中閃現(xiàn),而是彌漫全詩,無時不在,卻又無處實有,無時實在,使詩具有一種深遠(yuǎn)的意境,深沉的韻致。
(賴漢屏)
- 減字木蘭花·春怨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 金縷曲百年生名世;處前古當(dāng)今之會,千萬世開太平。某隃望門墻,狀深贊頌;積忱依永,奏伎小詞,上犯鈞嚴(yán),不勝悚恐慶抃之至。曉殿龍光起。御香濃、新詩寫就,云飛相第。一自騎箕承帝賚,千載君臣魚水。端不負(fù)、當(dāng)年弧矢。赤壁周郎神游處,料羞看、故壘斜陽里。今共看,更無比。尊前若說平生事。嘆長江、幾番風(fēng)浪,幾人膽碎。數(shù)載太平豐年瑞。三百年間又幾。想皇揆、初心應(yīng)喜。漸近中秋團團月,算人間天上、俱清美。祝千歲,似甲子。
- 甲子春過浙和周去華韻五絕遲回獨立湘江頭,湘江無情空自流。擬呼妃子弄云瑟,一瀉胸中千斛愁。
- 寄宗上人我為扣閽拘狴犴,汝將吟筆換袈裟。別來猶記松窗外,一掬清泉自點茶。
- 大觀祀社稷九首于嘻陰祀,封土惟崇。于時之吉,歆予鼓鐘。柔靜化光,人賴其功。陳茲量幣,百貸是隆。
- 寄題何子應(yīng)金華書院吾聞何月卿,逸氣欲傾瀉。詞源浩班揚,詩律薄風(fēng)雅。想初讀書眼,坐閱燈幾炧。土生貴適性,安得計用舍。青鞋踏九疑,絲絇遠(yuǎn)金馬。飄然瀟湘游,采芷動盈把。吁嗟既憂患,猶得營萬瓦。我無茅一廬,劫劫思里社。
- 寄陜守祖擇之舍人記得相逢否,當(dāng)時在海東。別離千里外,倏忽十年中,跡異中尤異,心同齒更同。終期再清會,文酒樂無窮。
- 鞏使君一新社稷壇宇次汪倅韻巋然壇宇俯清流,須信規(guī)摹跨別州。端為苴茅崇屏翰,要知束楚貴綢繆。治聾有酒煩分饋,宰肉何人嘆滯留。天欲吾公安社稷,未宜小試羨三休。
- 宴郭校書,因之有別彩服趨庭訓(xùn),分交載酒過。蕓香名早著,蓬轉(zhuǎn)事仍多。苦戰(zhàn)知機息,窮愁奈別何。云霄莫相待,年鬢已蹉跎。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萬般通。湛然常寂滅,常展自家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