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
去縣尚百里,側(cè)身勇前瞻。
蕭條煙嵐上,縹緲浮青尖。
徐行稍復(fù)逼,所矚亦已深。
精神去亹亹,氣象來漸漸。
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蒼蒹。
窺觀坐窮晡,未覺晷刻淹。
江空萬物息,四面波瀾恬。
峨然九女鬟,爭山一鏡奩。
臥送秋月沒,起看朝陽暹。
游氛蕩無余,瑣細(xì)得盡覘。
陵空翠纛直,照影寒鋩銛。
冢木立紺發(fā),崖林張紫髯。
變態(tài)生倏忽,雖神詎能占。
當(dāng)留老吾身,少駐誰云饜。
惜哉秦漢君,黃屋上衡灊。
等之事嬉游,舍此何其廉。
我疑二后荒,神物久已厭。
埋藏在云霧,不欲登昏憸。
又疑避褒封,蔽匿以為謙。
或是古史書,脫落簡與簽。
當(dāng)時(shí)備巡游,今不在緗縑。
終南秦之望,泰山魯所詹。
天王與秩祭,俎豆羅醯鹽。
茍能澤下民,維此遠(yuǎn)亦沾。
方今東南旱,土脈燥不黏。
尚無膚寸功,豈免竊食嫌。
神莽吾難知,士病吾能砭。
文章巧傅會,智術(shù)工飛箝。
薦寶互珪璧,論材自楩柟。
茍以飾婦妾,謬云活蒼黔。
豈如幽人樂,茲山謝閭閻。
穴石作戶牖,垂泉尚門簾。
尋奇出后徑,覽勝倚前檐。
超然往不返,舉世徒呫呫。
高興寄日月,千秋伴烏蟾。
遐追商洛翁,秦火不能炎。
近慕楚穆生,竟脫楚人鉗。
吾意竊所尚,人謀諒難僉。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問答
問:《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的作者是王安石
問: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問: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的下一句是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
問:出自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 雜詩三首·其三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 相思引曉監(jiān)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fēng)絮,飛到繡床邊。
- 挽吳準(zhǔn)齋二首持此四海準(zhǔn),得之前圣心。簞瓢富臺閣,朝市等山林。說破先天易,流傳正始音。太原千載后,思者甚于今。
- 點(diǎn)絳唇(盧守席上)五馬歸來,后車載得如花女。緩歌金縷。新樣京華舞。主悅賓歡,一醉祛袢暑。停簫鼓。且須聽取。三朵花能語。
-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fēng)雨結(jié)春愁。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 冬夜寓懷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補(bǔ)闕)滿地霜蕪葉下枝,幾回吟斷四愁詩。漢家若欲論封禪,須及相如未病時(shí)。
- 閑居寄諸弟秋草生庭白露時(shí),故園諸弟益相思。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dú)題詩。
- 京城雜詠奉詔修書白玉堂,朝朝騎馬傍宮墻。閘河?xùn)|畔垂楊柳,時(shí)有鶯聲似故鄉(xiāng)。
- 退居漫題七首花缺傷難綴,鶯喧奈細(xì)聽。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堤柳自綿綿,幽人無恨牽。只憂詩病發(fā),莫寄校書箋。燕語曾來客,花催欲別人。莫愁春又過,看著又新春。身外都無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詩家通籍美,工部與司勛。高賈雖難敵,微官偶勝君。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壽稀。青云無直道,暗室有危機(jī)。燕拙營巢苦,魚貪觸網(wǎng)驚。豈緣身外事,亦似我勞形。
- 浣溪沙惻惻笙竽萬籟風(fēng)。陽關(guān)疊遍酒尊空。相逢草草別匆匆。滿眼淚珠和雨灑,一襟愁緒抵秋濃。相思今夜五云東。
- 實(shí)相難明。——— 王吉昌采桑子四首
- 長才報(bào)政速,鈴閣日逍遙——— 司馬光送元待制出牧福唐
- 舊館苔蘚合,幽齋松菊荒——— 李群玉經(jīng)費(fèi)拾遺所居呈封員外
- 若非假羽翰,折攀何由得——— 吳融題畫柏
- 逢時(shí)當(dāng)自取,看爾欲先鞭——— 高適別韋兵曹
-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獨(dú)游香山寺)
- 握手相從日,寒云未雪天——— 徐璣哭朱嚴(yán)伯
- 昔去勸明辟,俄歸參大鈞——— 宋祁遣吏視諸公塋樹回有感宣獻(xiàn)宋公
- 閨中宛轉(zhuǎn)今若斯,誰能為報(bào)征人知。——— 喬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 漢闕青門遠(yuǎn),商山藍(lán)水流——— 司空曙登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