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白發(fā)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已經(jīng)在異鄉(xiāng)過了三十五個端陽了。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xiāng)?
注釋
鶴發(fā):指白發(fā)。
尺:量詞,舊時長度單位。
同州端午問答
問:《同州端午》的作者是誰?
答:同州端午的作者是殷堯藩
問:同州端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同州端午是唐代的作品
問:同州端午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出自 唐代殷堯藩的《同州端午》
問: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的下一句是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
問:出自殷堯藩的名句有哪些?
答:殷堯藩名句大全
同州端午賞析
《同州端午》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長期離鄉(xiāng)背井,而今返里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開頭就寫刻畫了一個白發(fā)老人的形象,略寫了端午節(jié)的氣氛。然后就寫到小孩子見到自己的喜悅,想要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
- 孟子良知良能孩提親長根天性,堯舜由來共一初。情欲既趨天者滅,反疑性惡復(fù)何如。
- 解連環(huán)(姑蘇懷古)霽鬟新掠。正風(fēng)回浪影,時搖城腳。嘆天涯、春草無倫,似凝佇當(dāng)時,柳顰花弱。步錦珠沈,謾一眸、千年如昨。信龍樓鳳閣,無奈都由,笑歌休卻。斜陽柳邊自落。聽幽禽兩兩,沙際亭泊。道世間、多少閑愁,總輸與扁舟,五湖游樂。便買蓑衣,又生怕、魚龍風(fēng)惡。把從前、萬事對酒,且休問著。
- 觀荷紅紅白白兩娉婷,一種風(fēng)流各黃刑。紅亦非紅白非白,阿嬌微醉阿環(huán)醒。
- 重過列子廟追感頃年自淮服與居守王仆射…四韻奉寄白首過遺廟,朱輪入故城。已慚聯(lián)左揆,猶喜抗前旌。曳履忘年舊,彈冠久要情。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
- 題陳季陵家巫山圖一首蓬萊水弱波連天,五城十二樓空傳。行人欲至風(fēng)引船,不知路出巫山前。巫山仙子世莫識,十二高峰作顏色。暮去朝來雨復(fù)云,卻將幽恨感行人。江流東下幾千里,日日饑鴉噪船尾。靈帳負(fù)生酹酒漿,古廟煙青客遙指。崧高漫說甫與申,道帝況有昭君村。蛾眉妙手不能畫,枉學(xué)瑤姬夢中嫁。黃牛白馬江聲寒,昭君傳入琵琶彈。漢庭無人楚宮遠(yuǎn),陽臺寂寞空云間。君家此畫來何許,照水煙鬟欲相語。要須媠服令侍旁,不用作賦回枯腸。
- 觀音大士贊寂滅現(xiàn)前,如月在天。分身利物,影含百川。是所謂不然而然,虛而通,靜而應(yīng)。萬國春容,千江月影。如今何處求普門,一聲鶴唳寒松頂。
- 卜算子(和思憲兄韻)不忍更回頭,別淚多于雨。肺腑相看四十秋,奚止朝朝暮暮。何事值花時,又是匆匆去。過了陽關(guān)更向西,總是思兄處。
- 行香子 潭名士黃古山,名其北郭別業(yè)曰塵外社里詩人,塵外江村。甚終朝、關(guān)定柴門。釃泉行藥,釣月耕云。間是誰歟,今隱者,古山君。老子雖貧,盡辦清尊,但休嫌、俗壯輪*。他時有暇,準(zhǔn)去尋春。把竹邊梅,松下石,可平分。
- 送人之漢上舊來邊塞自多塵,瘦草寒花強作春。見說連年更悽愴,亂螢隨趁鬼迷人。
- 滿宮春懶摶香,慵弄粉。猶帶淺酲微困。金鞍何處掠新歡,偷倩燕尋鶯問。柳供愁,花獻(xiàn)恨。袞絮獵紅成陣。碧樓能有幾番春,又是一番春盡。
- 志在冥鴻上,舟行白鷺群——— 章甫王漕舟行邵伯枯河之間一花獨秀有詩次韻
- 歸鴉路熟知巢近,直望松林盡翅飛——— 張至龍橫峰感事
- 伊流如學(xué)源,一洗眾病膚——— 曹勛和程機宜見貽
- 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杜甫玩月呈漢中王
- 水邊花氣熏章服,嶺上嵐光照畫旗。——— 朱慶馀送邵州林使君
- 瑞鳳飛來隨帝輦,祥魚出戲躍王舟。——— 蘇瑰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
- 可能供痛飲,無畏誤雌霓——— 廖行之書詩隱何元仲詩卷
- 辛勤始得到京邑,文辭不入春官考——— 孔武仲與謬開甫自淮南同行赴舉相別二十五年復(fù)相遇
- 君子致遠(yuǎn)慮,隱憂增愾嘆——— 王冕鸜鵒謠
-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樂——— 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