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yuǎn)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fù)與疏鐘相間。此時獨(dú)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dāng)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yuǎn),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jī)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現(xiàn)在正是農(nóng)歷十二月的末尾,氣候溫和舒暢,舊居藍(lán)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溫習(xí)經(jīng)書,倉猝中不敢打擾,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飯,便離開了。
我向北渡過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著城郭。夜色中登上華子岡,見輞水泛起漣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月影也隨同上下。那寒山中遠(yuǎn)遠(yuǎn)的燈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一樣。村子里傳來舂米聲,又與稀疏的鐘聲相互交錯。這時, 我獨(dú)坐在那里,跟來的僮仆已入睡,多想從前你我于攙著手吟誦詩歌,在狹窄的小路上漫步,臨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張開翅膀,晨露打濕了青 草地,麥田里雉鳥在清晨嗚叫,這些景色離現(xiàn)在不遠(yuǎn)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嗎?如果你天性不是與眾不同的話,難道我能把邀請你當(dāng)作閑事嗎?而這當(dāng)中有很深 的旨趣??!不要忽略。因為有載運(yùn)黃檗的人出山,托他帶給你這封信,不一一詳述了。
注釋
秀才:唐代對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的人的稱呼。
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舉行“臘祭”,所以稱十二月為臘月。
景氣:景色,氣候。
故山殊可過:舊居藍(lán)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舊居的山,指王維的“輞川別業(yè)”所在地的藍(lán)田山。殊,很。過,過訪、游覽。
足下:您,表示對人的尊稱。
方溫經(jīng):正在溫習(xí)經(jīng)書。方,正。
猥:鄙賤。自謙之詞。
煩:打擾。
輒便:就。
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維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詩,《舊唐書·神秀傳》中說,藍(lán)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誤。
飯訖(qì):吃完飯。訖,完。飯,名詞作動詞,吃飯。
北涉玄灞:近來渡過灞水。涉,渡。玄,黑色,指水深綠發(fā)黑。
華子岡:王維輞川別業(yè)中的一處勝景。
輞水:車輪狀的湖水。
村墟:村莊。
夜舂:晚上用臼杵搗谷(的聲音)。舂,這里指搗米,即把谷物放在石臼里搗去外殼。
疏:稀疏的。
靜默:指已入睡。
曩:從前。
仄逕:逕同徑,狹窄的小路。
當(dāng)待:等到。
蔓發(fā):蔓延生長。
輕鯈(tiáo):即白,魚名。身體狹長,游動輕捷。
矯翼:張開翅膀。矯,舉。
青皋:青草地。皋,水邊高地。
麥隴:麥田里。
朝雊(gòu):早晨野雞鳴叫。雊,野雞鳴叫。
斯之不遠(yuǎn)〕這不太遠(yuǎn)了。斯,代詞,這,指春天的景色。
儻:同“倘”,假使,如果。
天機(jī)清妙:性情高遠(yuǎn)。天機(jī),天性。清妙,指超塵拔俗,與眾不同。
不急之務(wù):閑事,這里指游山玩水。
是中:這中間。
無忽:不可疏忽錯過。
因馱黃檗(bò)人往:借馱黃檗的人前往之便(帶這封信)。因,趁。黃檗,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和莖內(nèi)皮可入藥。莖內(nèi)皮為黃色,也可做染料。
不一:古人書信結(jié)尾常用的套語,不一一詳述之意。
山中人:王維晚年信佛,過著半隱的生活,故自稱。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問答
問:《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的作者是誰?
答: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的作者是王維
問: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唐代的作品
問: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出自 唐代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問: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的下一句是 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問: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維名句大全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賞析
全文描繪了輞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隱約的城郭、淪漣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滅的燈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鐘,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寫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輕盈。
“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歲末寒冬的山間景致在王維眼中也是很優(yōu)美動人的,故山景氣如何和暢,他略而不述,專講了飯后歸來時所見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輞川在月光中漣漪起伏;山上燈火,透過樹林明滅可見;村巷里的寒犬叫聲、夜舂聲和山寺里的疏鐘聲一并傳來,作者所寫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遠(yuǎn)火,都是在月色朦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鐘則是在黑夜里聽到的,作者通過所見所聞,來寫那寒夜的景物特色,這樣就更切實、逼真,下面寫他歸家后的境遇和感觸,當(dāng)僮仆靜默時,他卻思緒不寧,感到十分孤獨(dú)了!他不禁想到往日與裴迪一起走過仄徑去尋幽訪勝,對著清流賦詩論文的快樂,這一段所寫是一天中游山的經(jīng)歷和感受,但從“猥不敢相煩”到“多思曩昔”卻是寫對裴迪的思念,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對方來同游故山的興趣。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請了,王維希望裴迪來年春天能夠前來,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喚對方,“草木蔓發(fā)”以下六個四字句,凝練地描繪出了一片生機(jī)勃勃的景色,白鰷輕快地在水中游動,白鷗展開那矯健的翅膀掠空飛翔,野雉在麥隴中鳴叫,草木染綠了春山,露水滋潤了堤岸,這一切與前面歲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鮮明的對照。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著濃厚的游興,還能敏銳地預(yù)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臨,他已開始品味到未來的深趣,這說明山中人王維正是那種“天機(jī)清妙者”,即對自然風(fēng)光有濃厚的興趣,對佳山麗水具有極強(qiáng)領(lǐng)悟能力的人,既能發(fā)現(xiàn)歲末寒冬之夜朦朧可見、清晰可聞的景物,又能憑自己的經(jīng)驗想像出來年春光的優(yōu)美動人。人們說王維“詩中有畫”,其實王維文中也是有畫的?!渡街信c裴秀才迪書》雖然是一封書信,但可以說它也是作者以詩人的語言、畫家的構(gòu)思寫成的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記游散文,一首贊美自然風(fēng)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詩。
- 偈半在河南半在北,一片虛凝似墨黑。冷地思量愁殺人,叵耐云門這老賊,
- 贈梁浦秀才斑竹拄杖揀得林中最細(xì)枝,結(jié)根石上長身遲。莫嫌滴瀝紅斑少,恰似湘妃淚盡時。
- 鑄印袍著金花勒小驄,揚(yáng)鞭幾度月明中。黃河界上空來往,直至如今未樹功。
- 宿范水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邊。露濕芙蓉渡,月明漁網(wǎng)船。寒機(jī)深竹里,遠(yuǎn)浪到門前。何處思鄉(xiāng)甚,歌聲聞采蓮。
- 用前韻答彌明圣言二首清晝渾無客敂關(guān),不知春色滿溪山。少年側(cè)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間。揮麈逢君談世事,舉杯為我變衰顏。歸來更倚繩床坐,剩得勞生一日閒。
- 冥鴻辭夜來烏鵲棲寒楓,蒼天萬里煙霞濃。海神洶涌翻怒濤,風(fēng)伯鼓舞吹冥鴻。霜翰不入矰繳內(nèi),星眼直射煙霄中。下嗤鳥雀戀籬落,俯視鷺鷗偎蘆叢。云間矯首已萬里,天外鼓翅期四通。鐵爪裂破帝乙網(wǎng),銀觜笑折由基弓。知音鯤鵬擊溟渤,嬌騃鸚鵡遭牢籠。數(shù)行縱橫灑天面,一聲嘹唳悲秋客。來時蹤跡度衡湘,昔者音信通鎬豐。豈念稻粱在一粒,如彼仕宦迷千鐘。橫飛直捎林壑表,自是挺出風(fēng)煙雄。易水荊軻業(yè)已北,大滓蘇武勢須東。好同鷹鸇彈燕雀,滿地萍蕪毛血紅。
- 恭州楊粹生日鳳龍虎豹無凡文,墨池太玄之裔孫。至寶不琢粹璞具,猶有太古羲易淳。渝州別駕未足論,嘯歌已是騰清芬。一錢不輸縣官手,飽食長歌耕垅云。生朝佳氣氤氳集,歡聲一境聽洋溢。愿從黃童至白首,年年擊壤歌君壽。
- 頌一首喚似一物非他物,天上天下出還沒。道是無來?,F(xiàn)前,道是有來尋不得。說有說無俱妄想,長安大道平如掌。昨夜清寒驚覺時,手爪元來會抓癢。
- 宿壽安甘棠館行人方倦役,到此似還鄉(xiāng)。流水來關(guān)外,青山近洛陽。溪云歸洞鶴,松月半軒霜。坐恐晨鐘動,天涯道路長。山空蕙氣香,乳管折云房。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三更禮星斗,寸匕服丹霜。默坐樹陰下,仙經(jīng)橫石床。
- 端硯六絕紫瓊宜墨世間稀,合與韓公屬好辭。若是只教夸染翰,獻(xiàn)之難受屬羲之。
- 帝息此壤,以藩幽臺——— 蘇軾息壤詩
- 昏昏過朝夕,應(yīng)念苦吟人。——— 喻鳧獻(xiàn)知己
- 簫然錦滿,扁舟明日歸去——— 邵桂子百字令/念奴嬌
- 鬢毛元自白,淚點(diǎn)向來垂——— 杜甫傷春五首(巴閬僻遠(yuǎn)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
- 自鄰?fù)須q桑榆景,敢入春風(fēng)桃李場——— 連文鳳有感
- 老農(nóng)私與牧童論,紛紛便是倉箱本——— 李咸用春雨
- 三臺六腑,八關(guān)冰潔。——— 王吉昌轉(zhuǎn)調(diào)木蘭花
- 送子臨江曲——— 陸機(jī)贈斥丘令馮文羆詩
- 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 劉克莊次韻二首
- 不知別后相見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皎然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