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xiāng)。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zhàn)場。軍書發(fā)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遠行起人早早就騎上了駿馬,行途直指薊城起旁邊。薊城北通大漠,我萬里辭別故鄉(xiāng)。大漠瀚海上,燃起萬千烽火,黃沙之中,曾是千百年來起戰(zhàn)場。軍書急迫,發(fā)至上郡,春色青青,越過了中州河陽。長安宮中起柳條已經婀娜多姿,塞北地區(qū)起桑條依然顏色青青,琵琶嗚咽,彈出令人淚垂起出塞曲,橫笛聲聲,令人肝腸寸斷。
注釋
薊: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薊縣。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陽:今河南孟縣。
出塞曲:漢李延年造,曲調悲切。
古塞下曲問答
問:《古塞下曲》的作者是誰?
答:古塞下曲的作者是李頎
問:古塞下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古塞下曲是唐代的作品
問: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出自 唐代李頎的《古塞下曲》
問: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的下一句是 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xiāng)。
問:出自李頎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頎名句大全
古塞下曲賞析
“塞下曲”,唐代樂府題,多寫邊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稱“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xiāng)。”此詩前四句寫萬里辭家,遠赴邊塞。早晨騎馬出發(fā),直指薊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間透射出一股豪氣。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zhàn)場。軍書發(fā)上郡,春色度河陽。”中間四句寫邊地見聞?!昂I稀薄吧持小焙魬澳薄薄!败姇薄按荷?,本為靜物,加以“發(fā)”“度”二字,頓變鮮活,急切迅疾,氣勢飛動。一寫戰(zhàn)事,一寫時節(jié),一寫邊關,一寫中原,剛健明快。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弊詈笏木湟粚懮?,一寫聲,顏色清麗,聲調凄惻,先喜后悲,更顯其悲。
通觀全篇,格調蒼涼,既有一點悲,又有一點壯,誠為《河岳英靈集》所評:“發(fā)調既清,修辭亦秀”,“足可歔欷,震蕩心神?!?/p>
- 五峰巖開到荼醾春事闌,又尋杖履看青山。人行瘦石枯藤上,路入蠻風瘴雨間。佛地平分天界限,道場元屬鬼門關。野僧不會游人意,日未晡時及早還。
- 借詩話於應祥弟有不許點抹之約作計戲這我有讀書癖,每喜以筆界。抹黃飾句眼,施朱表事派。此手定權衡,眾理析畎澮。歷歷燦可觀,開卷如畫繪。和君篤友于,因從借詩話。過和有約言,不許一筆壞。自語落我衛(wèi),便覺意生械。明朝試靜觀,議論頗澎湃。讀到會意處,時時欲犯戒。將舉手復止,火側禁搔疥。技養(yǎng)無所施,悶懷時一噫。只可卷還君,如此讀不快。千駟空可輕,君抱亦少隘。昨問雞林人,尚有此編賣。曲衣須一收,吾炙當痛嘬。
- 贈廖融湖南雖不就卑官,高臥深云道自安。病起坐當秋閣迥,酒醒吟對夜?jié)?。爐中藥熟分僧服,榻上琴閑借我彈。幸遇清朝有良鑒,退身爭忍似方干。
-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xiāng)臺夜歸得五絕舊日書堂倚翠屏,只今棟宇尚高明。門前恍若聞弦誦,虢虢繞墻流水聲。
- 歐陽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韓子華吳長文二舍人同桔竹為門扉,不可容車騎。況如鄭廣文,無氊藉賓位。窮冬月破七,貴客聯玉轡。傳騶肅里閭,下榻呼童稚。問我何所往,共留墻上字。兒愚不知誰,金章言照地。既屈卿大夫,恨莫親帚篲。星躔回已高,麟趾寧復至。戢戢鄰巷居,相見竊自喟。豈料瘦老翁,能令賢達至。昔時蓬蒿徑,安有此盛事。
-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彼雪晚何淫,乘時橫此臨。必將滋及物,自合大為霖。也道春來好,何余臈后陰。冬冥誠不道,蒼帝亦何心。俗口夸同粉,愚觀謂似琳。獨于平處薄,火似險中深。逆吹爭為力,凌寒苦助侵。落疑天未悟,壓恐地難任。蟄戶開重墐,冰魚上復沉。欲開花謾妒,垂死草奚禁。短韻徒堪嘆,憑君附入琴。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廣東憲十絕九重仁圣不忘遠,庶獄哀矜軫慮深。本恕定知黃霸用,無刑端契有虞心。
- 寄默然上人晨餐夜復眠,日與月相連。天下誰無病,人間樂是禪。幾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煙。結得無為社,還應有宿緣。
- 竹間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韻刻竹上竹君得姓起何代,渭川鼻祖茲云來。主人好事富千埒。日報平安知幾回。平生好山仍好畫,意匠經營學盤馬。別裁斗地規(guī)摩圍,自汲清池行播灑。一杯壽君三徑成,請君靜聽風來聲。醉眠煮得石根爛,以次平章身與名。
- 建寧府宴徐意一知院樂語幅巾支杖勇還鄉(xiāng),昨夜方開晝錦堂。司馬高風傾國慕,韓公晚節(jié)襲人香。已忻綠野修初服,好為丹山酹一觴。卜夜莫嫌秋漏永,仙翁鶴骨盡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