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竺道中三首問答
問:《三竺道中三首》的作者是誰?
答:三竺道中三首的作者是方回
問:三竺道中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竺道中三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石溪清淺不容舟,但有常常綠水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石溪清淺不容舟,但有常常綠水流 出自 宋代方回的《三竺道中三首》
問:石溪清淺不容舟,但有常常綠水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石溪清淺不容舟,但有常常綠水流 的下一句是 莫道江湖風(fēng)浪闊,此中涓滴是源頭。
問:出自方回的名句有哪些?
答:方回名句大全
- 孤青峰琳館松扉白晝扃,參鸞人去已冥冥。天開遠(yuǎn)畫樓臺古,地得遺丹草木靈。萬壑野云晴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峰晚更青。
- 蜀中上王尚書梓桐花幕碧云浮,天許文星寄上頭。武略劍峰環(huán)相府,詩情錦浪浴仙洲。丁香風(fēng)里飛箋草,邛竹煙中動酒鉤。自古名高閑不得,肯容王粲賦登樓。
- 晚飯商卿家我似長松久臥沙,迄今諫鼓夢猶撾。倚消愁斛人如玉,欲近書簽眼有花。投老無庸尚強聒,過君每肯具柔嘉。婪酣得飽行摩腹,不省饑號有莫鴉。
- 長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陳羽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盡火星流。清風(fēng)刻漏傳三殿,甲第歌鐘樂五侯。楚客病來鄉(xiāng)思苦,寂寥燈下不勝愁。
- 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漢代衣冠盛,堯年雨露多。恩榮辭紫禁,冰雪渡黃河。待詔孤城啟,宣風(fēng)萬歲和。今宵燕分野,應(yīng)見使星過。
- 似法椿長老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廢新。詩榻話香來雅伴,齋鐘聲好撼禪鄰。紅顏藥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欲贊法身安穩(wěn)處,年年松竹長精神。
- 和饒司理往來曾識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小試不妨三語掾,平生何止五車書。詞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自古活人由小利,會看囹圄著園蔬。
- 望月婆羅門引 江上晚泊短衣烏帽,京塵瞇目強鉆頭。夢中八表神游。今日江山佳處,便欲賈胡留。愛峰嵐滴翠,天水涵秋。斷霞漸收。見隱隱兩蛾愁。好在九華煙樹,秋浦沙鷗。相看依舊,但憔悴潘郎俗狀羞。孤負(fù)卻、嘯傲林丘。
- 泥一夜添春雨,中衢長舊泥。屐黏憂折齒,馬滑畏顛蹄。去啄從江鶴,相呼任竹雞。朝來放朝請,始與逸人齊。
- 酬邢先生疊前韻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鶴羽短。飛符分藥濟(jì)炎州,陰功早約三千滿。細(xì)葺柔蔓作重茵,密綴圓荷為翠繖。丹回七返已成珠,寶養(yǎng)三田如抱卵。一身天畔若云浮,萬事世間皆刃斷。行山書篆虎逃穴,臨水呼風(fēng)龍救旱。弄琴得趣或忘弦,遇酒無辭任傾碗。試持舊說啊真詮,深笑浮言多詭誕。須知至道甚無煩,豈若俗書務(wù)集纂。向走天下四十年,利口妄談何可筭。引枝逐葉盡無根,神與形離不相伴。超然自得方自知,天下一新如澡浣。生平聞風(fēng)已默契,今者相從敢縱懶。事來酬酢外須應(yīng),心不將迎意自散。喜予雙眼爛熒熒,知予靈臺常坦坦。寶身好事求雖多,誠言出口識還罕。赤水遺珠若為求,五云瑤闕何時款。凌空未便御風(fēng)行,跨馬先覺雙鐙暖。輪扁運斤棄繩墨,庖丁解牛游綮窾。太清吾祖遺真風(fēng),欲逐青牛愧駑緩。
- 琉璃堂里當(dāng)時客,久絕吟聲繼后塵。——— 張喬題上元許棠所任王昌齡廳
-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李毓秀弟子規(guī)·入則孝
- 處世從教眼似眉,自然心地絕支離——— 釋曇華贈晦叔秀才二首
-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張謂代北州老翁答
- 欲過芳菲節(jié),難忘宴慰情。——— 白居易仆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并之說誠
-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 杜甫春水
- 一言蔽思無邪,三萬解曰若稽——— 項安世三和
- 此亭聊可喜,修徑豈辭捫。——— 蘇軾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怕學(xué)瓊花不墜,潛飛去,地上無蹤——— 姚燧六州歌頭 賦木蓮花 以上牧庵集卷三十六
- 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 王昌齡題灞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