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二郎神(四和)
更萬灶分屯,百年和糴,慚傀而今半省。
蒙韃殘兵騎豬遁,永絕生猺侵省。
做個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
行人來密,僉軍抽省。
但進有都俞,退無科瑣,不用依時出省。
子厚南宮,仲舒西掖,又報岑參東省。
趁此際、納祿懸車,亦為大司農省。
轉調二郎神(四和)問答
問:《轉調二郎神(四和)》的作者是誰?
答:轉調二郎神(四和)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轉調二郎神(四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轉調二郎神(四和)是宋代的作品
問:轉調二郎神(四和)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近來塞上,喜蠟彈、羽書清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近來塞上,喜蠟彈、羽書清省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轉調二郎神(四和)》
問:近來塞上,喜蠟彈、羽書清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近來塞上,喜蠟彈、羽書清省 的下一句是 更萬灶分屯,百年和糴,慚傀而今半省。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 送三藏歸西天國十萬里程多少磧,沙中彈舌授降龍。五天到日應頭白,月落長安半夜鐘。
- 題馮行之雙溪書房雁峰之水蒸若湘,虎城之水貢若章。雙水朝宗氣浩浩,諸生讀書聲瑯瑯。葛溪支派小雙水,馮君領會水之理。東西決流二本非,左右逢原兩端是。開窗觀瀾參浴沂,涵泳無往非圣涯。水哉水哉不盡意,歸歟歸歟有余師。
- 補樂歌十首。大濩(《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圣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 早起偶成澹澹池光曙,沉沉野色秋。片云生北舍,只雁過南樓。有見皆成趣,無言總是愁。芭蕉夜來水,嚥罷自搔頭。
- 已亥雜詩 272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缺陷好。吟道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
- 好事近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有情常恁早相逢,須信做尤物。已是惱人風韻,更芝蘭香骨。
-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太和舞廣樂既備,嘉薦既新。述先惟德,孝饗惟親。七獻具舉,五齊畢陳。錫茲祚福,于萬斯春。
- 水調歌頭舉俗愛重九,我輩更鐘情。良辰好景,賞心樂事古難并。正是朝廷閑暇,四序均調玉燭,一路慶豐登。況值循良守,酒與政俱成。倚危亭,持玉斝,泛金英。風高日淡,一天秋色共澄清。指點云間岳鎮(zhèn),壽與兩宮齊久,天地永成平。歲歲同民樂,持此報君恩。
-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箳篂州乘送,艛艓驛船迎。共載皆妻子,同游即弟兄。寧辭浪跡遠,且貴賞心并。云展帆高掛,飆馳棹迅征。溯流從漢浦,循路轉荊衡。山逐時移色,江隨地改名。風光近東早,水木向南清。夏口煙孤起,湘川雨半晴。日煎紅浪沸,月射白砂明。北渚寒留雁,南枝暖待鶯。駢朱桃露萼,點翠柳含萌。亥市魚鹽聚,神林鼓笛鳴。壺漿椒葉氣,歌曲竹枝聲。系纜憐沙靜,垂綸愛岸平。水餐紅粒稻,野茹紫花菁。甌泛茶如乳,臺粘酒似餳。膾長抽錦縷,藕脆削瓊英。容易來千里,斯須進一程。未曾勞氣力,漸覺有心情。臥穩(wěn)添春睡,行遲帶酒酲。忽愁牽世網,便欲濯塵纓。早接文場戰(zhàn),曾爭翰苑盟。掉頭稱俊造,翹足取公卿。且昧隨時義,徒輸報國誠。眾排恩易失,偏壓勢先傾?;⑽矐n危切,鴻毛性命輕。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斂手辭雙闕,回眸望兩京。長沙拋賈誼,漳浦臥劉楨。鶗鴂鳴還歇,蟾蜍破又盈。年光同激箭,鄉(xiāng)思極搖旌。潦倒親知笑,衰羸舊識驚。烏頭因感白,魚尾為勞赪。劍學將何用?丹燒竟不成。孤舟萍一葉,雙鬢雪千莖。老見人情盡,閑思物理精。如湯探冷熱,似博斗輸贏。險路應須避,迷途莫共爭。此心知止足,何物要經營?玉向泥中潔,松經雪后貞。無妨隱朝市,不必謝寰瀛。但在前非悟,期無后患嬰。多知非景福,少語是元亨?;藜慈硭?,明為伐性兵?;杌桦S世俗,蠢蠢學黎氓。鳥以能言(媾左換纟),龜緣入夢烹。知之一何晚,猶足保余生。
- 天童送深兄歸湖州采樵深入萬松關,踏破類云幾朵山。擔折驀知柴束重,掉頭歸唱月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