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xí)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fēng)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
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傆浀迷?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fēng)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注釋
辛亥:光宗紹熙二年。
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號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滿一月。
簡:紙。
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diào)。
工伎:樂工、歌妓。隸習(xí):學(xué)習(xí)。
何遜:南朝梁詩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蕭偉的記室。任揚州法曹時,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詠其下。后居洛思之,請再往。抵揚州,花方盛片,遜對樹彷徨終日。杜甫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br/>但怪得:驚異。
翠尊:翠綠酒杯,這里指酒。
紅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懷。
千樹: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問答
問:《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的作者是誰?
答: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是唐代的作品
問: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問: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的下一句是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賞析
【評解】
此詞詠梅懷人,思今念往。據(jù)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稱:“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別合肥之年”,而“時所眷者已離合肥他去”。由此可知是指合肥舊事。上片寫“舊時”梅邊月下的歡樂;“而今”往事難尋的凄惶。兩相對照,因而對梅生“怪”,實含無限深情。下片寫路遙積雪,江國寂寂,紅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歡會,只能留在“長記”中了。低徊纏綿,懷人之情,溢于言表。全詞以婉曲的筆法,詠物而不滯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情思綿邈,意味雋永。
【集評】
周濟(jì)《介存齋論詞雜著》:惟《暗香》、《疏影》二詞,寄意題外,包蘊(yùn)無窮,可以與稼軒伯仲。
張炎《詞源》:白石《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
許昂霄《詞綜偶評》:二詞(《疏影》、《暗香》)如絳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樹玲瓏,金芝布護(hù)。
鄧廷禎《雙硯齋隨筆》:姜石帚之“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睜罨谥?,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議,寫生獨步也。
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前半闋言盛時如此,衰時如此。后半闋想其盛時,想其衰時。
王闿運《湘綺樓詞選》:此二詞最有名,然語高品下,以其貪用典故也。又云:如此起法,即不是詠梅矣。
鄭文焯《鄭校白石道人歌曲》:案此二曲為千古詞人詠梅絕調(diào)。以托喻遙深,自成馨逸;其暗香一解,凡三字句逗皆為夾協(xié)。夢窗墨守綦嚴(yán),但近世知者蓋寡,用特著之。
譚獻(xiàn)《譚評詞辯》:石湖詠梅,是堯章獨到處?!按渥稹倍洌蠲烙序}、辨意。
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劉體仁云,落筆得“舊時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又云:詠梅嫌純是素色,故用“紅萼”字,此謂之破色筆。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說來甚淺,然大家亦不為,此用意之妙,總使人不覺,則烹鍛之功也。
這首《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載于《全唐詩》卷三六一。開頭一、二兩句,寥寥幾筆,就把劉柳二人屢遭挫折的經(jīng)歷勾畫出來了。對起述事,句穩(wěn)而意深,為下文的展開,創(chuàng)造了條件,可謂工于發(fā)端。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劉禹錫初次遭貶,即謫為連州刺史,途中追貶為朗州司馬。此時再貶連州,所以叫做“重臨”。關(guān)于這次“重臨”州政的狀況,詩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漢時有個賢相黃霸,兩度出任潁川太守,清名滿天下;而劉的“重臨”,則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罪名,帶著八旬老母流徙南荒。這是積毀銷骨的迫害。詩人通過“事異”兩字把互相矛盾的情況扭合到一起,帶有自嘲的口氣,暗含對當(dāng)政者的不滿和牢騷。下一句,詩人又用了春秋時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為“士師”(獄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貶黜,這里用以比作同樣“三黜”過的柳宗元。同時也暗示他們都是因堅持正確的政見而遭打擊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謂天衣無縫。“名慚”,是對劉柳齊名自愧不如的謙詞,表示了對柳的敬重之意。
第三聯(lián)五、六兩句,將筆鋒從往事的縈回折入眼前的別況?!皻w目并隨回雁盡”句,把兩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時的情景描繪得多么有情有致:兩位遷客并影荒郊,翹首仰望,他們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際消失。一個“并”字,一個“盡”字,寫得十分傳神,把他們共同的望鄉(xiāng)之情極為凄惋地傳達(dá)出來了?!俺钅c”句,從張說“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詩中化出。心已傷楚,更不堪斷斷續(xù)續(xù)催人淚下的哀猿悲啼。詩人以“回雁”、“哀猿”襯托別緒,詩境也變而凄厲了。這等地方,正是作者大力經(jīng)營處,真足以搖蕩人心。
“桂江”兩句,設(shè)想別后,以虛間實,筆姿靈活?!肮鸾焙汀斑B山”并無相連之處,因此這里并不是實說桂水東過連山。下一句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這東西遠(yuǎn)隔的兩地聯(lián)系起來。原來連接雙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長吟遠(yuǎn)慕的無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樂府篇名,這里出現(xiàn),語意雙關(guān)。最后兩句,一縱一收,轉(zhuǎn)折于空際,挽合十分有力。其技法與杜甫的“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秋興八首》之六)相似。不過杜詩抒發(fā)的是個人對云山萬里的故國的懷念,這里則用“相望”二字,把這一對志同道合又遭隔別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誼,從彼此兩方寫出,與杜詩不盡相同,而有襲故彌新之妙。寄離情于山水,同悵望以寫哀,詞盡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穩(wěn)又綿渺,不愧大家筆墨。
- 八月十二夜對月胡床正面紫陽山,凈掃晴階掩夜關(guān)。金氣漸寒風(fēng)露下,冰輪欲滿斗牛間。衰懷突兀來千感,暮齒逍遙保一閒。天役萬形仍自役,何為西墮又東還。
- 鷓鴣天臘月初開一莢蓂。祥開崧岳慶生申。
- 李撫干牧牛圖道是溈山水牯牛,輪佗黑子卻贏籌。不是溈山水牯牛,贏佗白子卻輪籌。黑白未分頭角露,輸贏不是遮頭牛。繩已斷,鼻無鉤,掉尾昂頭得自由。云山無限青青草,香水和煙細(xì)細(xì)流。饑時放,飽時收。臨風(fēng)轟起一聲笛,回首家山萬事休。
- 不寐十首世間無限事,總不屬閒人。必欲伸公論,寧如愛老身。武成難盡信,泰誓尚非真。衛(wèi)府公閭語,何哉彼鬼神。
- 南鄉(xiāng)子 冬夜萬籟寂無聲。衾鐵棱棱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wěn),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yīng)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guān)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 梓栗杖送人禪家何物贈分襟,只有天臺杖一尋。拄去客歸青洛遠(yuǎn),采來僧入白云深。游山曾把探龍穴,出世期將指佛心。此日江邊贈君后,卻攜筇杖向東林。
- 題東寮羲和鞭日馭,發(fā)軔自晹谷。道人耕寸田,開窗納余燠。
- 好事近(癸巳催妝)云度鵲成橋,青翼已傳消息。彩伏蕊宮初下,應(yīng)人間佳夕。龍煙縹緲散妝樓,香霧擁瑤席。準(zhǔn)擬洞房披扇,看仙家春色。
- 喜楊致平登第寄隱湖頭知幾年,聊城一箭自家傳。更須結(jié)組隨鴛鷺,暫舍銜杯樂圣賢。鶴到九霄方展翅,驥行萬里可加鞭,隔江阻預(yù)金錢會,夢到君家社甕邊。
- 送梁尚書移守宛陵堂堂體貌照簪纓,天與君王佐太平。拭眼待看蕭相國,舉杯且屬謝宣城?;ㄩg未聽歌聲徹,笛里先催別恨生。說與邦人休臥轍,過家聞欲趁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