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
清朝無路到公卿。
蕭蕭華屋,白發(fā)老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
他年聯(lián)背上蓬瀛。
春風(fēng)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問答
問:《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的作者是誰?
答: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的作者是辛愿
問: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是元代的作品
問: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出自 元代辛愿的《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
問: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的下一句是 清朝無路到公卿。
問:出自辛愿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愿名句大全
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賞析
詞人在河南孟津(今為孟縣 )的河山亭道別二友,撫今追昔,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留別詞?!罢l識”三句,凌空飛來,劈頭發(fā)問,直瀉胸中隱痛?!盎㈩^峰下客”為詞人自居。(虎頭峰位于河南鞏縣 )以“誰識”反問 ,郁怒之中隱含一縷少年豪氣,撼人肺腑。“清朝無路到公卿”,道出了他不得進(jìn)仕的真諦,也是對“清朝”的極力諷刺 ?!笆捠挕眱删鋭t把筆墨拉回到暮年凄涼的現(xiàn)實中 ,“茅尾”前轉(zhuǎn)以加之“蕭蕭”一詞 ,更見環(huán)境的凄寒?!鞍装l(fā)老書生”以枯槁憔悴,就仿佛站在眼前了。
詞下片筆峰陡轉(zhuǎn),寫摯友重逢的喜悅和對二人的深摯祝愿 ?!板忮恕倍鋵懗隽藫从严喾旰蟮南矏??!皩π荨币辉~表現(xiàn)了三人深厚的友誼 ,“二妙”古時常用以指文華匹配的兩人,詞中“二妙”自然是指李獻(xiàn)能、元好問二人 ?!皳]豪落筆”出自杜甫《飲中八仙歌 》中的“揮豪落紙如云煙”句 ,這里是贊李獻(xiàn)之、元好問二人的驚人才華 ?!八辍比洌D(zhuǎn)入對二人的鼓勵與期望 。意為 :你們將來一起進(jìn)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視,而不必以朋友為念忘記了今日的歡聚之情吧 !“蓬瀛”,借指翰林院。“蓬燈”為御前所用蠟燭 。取典于《新唐書·令狐沖出傳》“绹為翰林院承旨 ,夜對禁中 ,燭盡,帝以乘輿蓮花燭送還院?!?br>這首詞題為“留別”,但全詞不著一字 ,上片大抒感慨,下片寫邂逅相逢 ,轉(zhuǎn)寫期望 。真是欲語還休,明言彼而暗及此。實是一種出奇制勝的筆法。
- 送少微上人入蜀削發(fā)本求道,何方不是歸。松風(fēng)開法席,江月濯禪衣。飛閣蟬鳴早,漫天客過稀。戴颙常執(zhí)筆,不覺此身非。
- 當(dāng)途道中春光不慷慨,十日九逢陰。蝶宿花留粉,鶯眠柳借金。戰(zhàn)塵方障眼,懷璧尚關(guān)心。醒去愁無奈,杯行滿滿斟。
- 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無疆之德,至哉坤元。沉潛剛克,資生實蕃。方丘之德,惟敬無文。神其來思,時歆薦億。
- 獨(dú)秀峰一山夐出眾山中,日照煙浮紫翠濃。山不爭高人共仰,幾多丘垤儼相從。
- 寄仵判院八首紅猊消盡水生花,消夜迢迢玉漏賒。環(huán)佩不知何處去,醉眠應(yīng)是小卿家。
- 謁諸葛武侯廟永安宮外有祠堂,魚水恩深祚不長。角立一方初退舍,擬稱三漢更圖王。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歸蜀降吳竟何事,為陵為谷共蒼蒼。
- 嘉禾百詠嘉禾墩寂寞黃龍后,紛然垅土碑。廢興與處問,空詠草離離。
- 偈頌二百零五首壽等南山,位崇北斗。機(jī)運(yùn)象先,體同道久。明逾日月兮普及幽深,德合乾坤兮廓無前后。
- 湖上一舸泛霜晴,湖波寒更清。平堤連野色,遠(yuǎn)市合舂聲。塵土浪終日,山林負(fù)半生?;仡^夕陽外,煙渚白鷗輕。
- 訴衷情(思?xì)w)勞生奔走因粗官。攬鏡鬢毛斑。物外平生蕭散,微宦興闌珊。寄勝處,每憑闌。定忘還。好山如畫,水繞云縈。無計成閑。
- 傳聞黃閣守,茲地賦長沙——— 羊士諤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yán)黃門所置…即郄拾遺之詞也
- 遺澤有源水,豈直輪一取——— 陳造次前韻贈龔養(yǎng)正
- 華年數(shù)更嗟。——— 劉燾菩薩蠻
- 四方小大官,政惡日無譙——— 陳襄送李惟肖尉尤溪
- 夷齊心著肩,欲間使分背——— 辛棄疾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
- 晚田猶溉種,稺子且歸妻——— 黃庭堅再留幾復(fù)
- 逍遙東城隅,雙樹寒蔥茜。——— 韋應(yīng)物同德精舍養(yǎng)疾,寄河南兵曹東廳掾
- 急鼓疏鐘聲報曉,樓上今朝,卷起重簾早。——— 李夫人蝶戀花
- 縈回亙津渡,出沒控郊鄽——— 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 東北歸川決決流,泛艎青渚暫夷猶——— 歐陽修舟中望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