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94_6
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問答
問:《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的作者是誰?
答: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的作者是崔峒
問: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是唐代的作品
問: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 出自 唐代崔峒的《初入集賢院贈李獻仁(曾于常山聯(lián)官)》
問: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 的下一句是 九遷從命薄,四十幸人聞。
問:出自崔峒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峒名句大全
- 登大半山方仞云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枰棋著意看。
-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千里溫風飄絳羽,十枝炎景剩朱干。陳觴薦俎歌三獻,拊石摐金會七盤。
- 題華嚴寺瑰公禪房寺南幾十峰,峰翠晴可掬。朝從老僧飯,昨日崖口宿。錫杖倚枯松,繩床映深竹。東谿草堂路,來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誰能復羈束。
- 鷓鴣天(送王漕侍郎奏事)渺渺東風拂畫船。不堪臨雨落花前。清歌只擬留春住,好語頻聞有詔傳。秦望月,鏡湖天。養(yǎng)成英氣自當年。兩山總是經(jīng)行處,獻納雍容定幾篇。
- 上鶴山作圖書所扁我本耕田夫,識字略可數(shù)。誰令半窗燈,奪此一犁雨。明經(jīng)為青紫,無乃以書賈。晚知事大謬,於學竟何補。歸來抱遺經(jīng),頗谷窺門戶。忍饑堪丹鉛,環(huán)坐書作堵。時或躋唐虞,身親到鄒魯。吾方忘吾貧,三徑蓬藋拄。獨慚鶴山翁,健筆照衡宇。赤手盤蛟蛇,今已泉下土。連云甲第多,未必快此睹。乃知癡書人,差勝守錢虜。
- 橫浦十詠橫浦地與崆峒接,中多隱者韜。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粗石草木瘦,細民衣食勞。予來無一事,吟荇補離騷。
- 道中即事田翁不省雪模糊,著我荒村一筍輿。卻后幾年俱作畫,未知雪句定何如。
- 客臨安懷舊都曾見宜秋輦路門,大書黃榜許游行。漢家寬大風流在,老去西湖樂太平。
- 西泠橋題畫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
- 上十四吟十首提鰲批鳳霎時榮,身與浮名孰重輕。摩詰已為病居士,伯倫終是大先生。彼拳雞肋恃朝氣,此把蟹螯猶宿酲。未必頹然真茗艼,老有羞共少年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