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炎光謝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fēng)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yīng)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夏天的暑氣消退了,一陣黃昏雨過后,塵土一掃而空。剛結(jié)露的時候冷風(fēng)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彎新月,掛在遠(yuǎn)遠(yuǎn)的天空。可能是織女嘆息久與丈夫分離,為赴約會,乘駕快速的風(fēng)輪飛渡銀河。放眼望去,高遠(yuǎn)的夜空縷縷彩云飄過銀河。明亮的銀河高懸若瀉。
嫻靜幽靜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閨樓上的秀女們在月光下望月穿針引線,向織女乞取巧藝。抬起粉面,云鬢低垂。猜一猜是誰在回廊的影下,交換信物,切切私語。愿天上人間、年年今日,都?xì)g顏。
注釋
二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樂章集》注“林鐘商”。雙調(diào)一百四字,上片八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炎光謝:謂暑氣消退。謝,消歇。
“過暮雨”句:為“暮雨過、輕灑芳塵”之倒裝,意謂暮雨過后,塵土為之一掃而空。芳塵,指塵土。
乍露:初次結(jié)露或接近結(jié)露的時候。
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樣清涼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
玉鉤:喻新月。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窓。”
“應(yīng)是”二句:意謂此時應(yīng)該是織女嘆長久別離,欲重敘舊約,駕飆車準(zhǔn)備啟程的時候了。星娥:指織女。李商隱《圣女祠》:“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飚輪,即飆車,御風(fēng)而行的車。
極目處: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移動。
耿耿:明亮的樣子。高瀉:指銀河高懸若瀉。
閑雅:嫻靜幽雅。閑,通“嫻”。
“運巧思”句:謂女子在彩樓上乞巧。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云鬟(huán):高聳的環(huán)形發(fā)髻。李白《久別離》:“至此腸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梳結(jié)。”相亞:相似。干寶《搜神記》卷二:“吳孫峻殺朱主,埋於石子岡。歸命即位,將欲改葬之,冢墓相亞,不可識別。”
“鈿合金釵”五句:用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誓世世為夫妻典。鈿合:亦作“鈿盒”。鑲嵌金、銀、玉、貝的首飾盒子。李?!洞嗡尉幮揎@夫南陌詩四十韻》:“寶釵分鳳翼,鈿合寄龍團(tuán)?!?/p>
二郎神·炎光謝問答
問:《二郎神·炎光謝》的作者是誰?
答:二郎神·炎光謝的作者是柳永
問:二郎神·炎光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二郎神·炎光謝是宋代的作品
問:炎光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炎光謝 出自 宋代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謝》
問:炎光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炎光謝 的下一句是 過暮雨、芳塵輕灑。
問:出自柳永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永名句大全
二郎神·炎光謝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詩詞的傷感情調(diào),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和人間李隆基楊玉環(huán)馬嵬死別的動人故事,演繹、融匯為一個純情浪漫、晶瑩剔透的意境,抒發(fā)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愿和熱烈向往。全詞語言通俗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情調(diào)閑雅歡娛,給人以充分的藝術(shù)享受。
上片著重寫天上,開篇以細(xì)致輕便的筆調(diào)描繪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圍,誘人進(jìn)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韻“炎光謝”,說明炎夏暑熱已退,一開頭即點出秋令?!把坠狻敝^驕陽,代指夏暑。先說初秋,再從入暮寫起,導(dǎo)入七夕:陣黃昏過雨,輕灑芳塵,預(yù)示晚上將是氣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風(fēng)清庭戶爽”,由氣候帶出場景?!巴簟笔瞧呦ζ蚯傻幕顒訄鏊9艜r人們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觀望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接下來一句“天如水、玉鉤遙掛”意思是說:秋高氣爽,碧天如水,一彎上弦新月,出現(xiàn)遠(yuǎn)遠(yuǎn)的天空,為牛郎織女的赴約創(chuàng)造了最適宜的條件?!皯?yīng)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飚輪欲駕”,想象織女嗟嘆久與丈夫分離,將赴佳期時心情急切,于是乘駕快速的風(fēng)輪飛渡銀河??椗緸樾敲?,故稱“星娥”?!皹O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表現(xiàn)了人們盼望天上牛郎織女幸福地相會。他們凝視高遠(yuǎn)的夜空,縷縷彩云飄過銀河,而銀河耿耿發(fā)亮,牛郎織女終于歡聚,了卻一年的相思之債。上片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間,從景物描寫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場面,也無熱鬧濃烈的氣氛,各家于庭戶乞巧望月,顯得閑靜幽雅。這種閑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尋常的深意。詞人強調(diào)“須知此景,古今無價”,提醒人們珍惜佳期,從中足見柳永對七夕的特殊重視,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觀念。以下數(shù)句著重寫民間七夕的活動,首先是乞巧。據(jù)古代歲時雜書和宋人筆記,所謂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針和彩線,望月穿針,向織女乞取巧藝。這是婦女們的事。“樓上女”是說此女本居于樓上,穿針乞巧時才來到庭中的。所以接著說:“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亞”,寫姑娘們虔誠地手執(zhí)金針,仰望夜空,烏云般美麗的發(fā)鬟都向后低垂。“亞”通壓,謂低垂之狀。此句寫得形神兼?zhèn)?,廖廖?shù)語,姑娘們追求巧藝的熱切與虔誠便活靈活現(xiàn)地躍然紙上了。接下來的一句:“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寫七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這既是詞人浪漫的想象,也是歷史的真實。自唐明皇與楊妃初次相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長恨歌傳》),他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也就傳為情史佳話。唐宋時男女選擇七夕定情,交換信物,夜半私語,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將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針與定情私語綰合一起,毫無痕跡,充分表現(xiàn)了節(jié)序的特定內(nèi)容。詞的上片主要寫天上的情景,下片則主要寫人間的情景;結(jié)尾的“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既總結(jié)全詞,又點明主題。它表達(dá)了詞人對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熱誠而廣闊的胸懷。
這首詞,寫天上是為了襯托人間,用典故是為了映襯現(xiàn)實,落腳點是人間的歡樂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涼如水”的意象世界與“鈿合金釵私語處”的心靈世界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描繪了一幅歡樂、祥和、幸福而又溫馨的七夕夜色圖,發(fā)出了珍惜良宵、莫負(fù)美景的呼喚。這呼喚,久遠(yuǎn)地回響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田。
- 賀杜清獻(xiàn)入相相公出處擊安危,當(dāng)務(wù)何先諒熟思。守令近民須選擇,憸壬蠹國亟芟夷。精蒐邊面三軍帥,早建皇儲萬世基。納誨進(jìn)賢尤素志,佇看經(jīng)濟(jì)大猷為。
- 青玉案(和劉長翁右司韻)人生南北如歧路。惆悵方回斷腸句。四野碧云秋日暮。葦汀蘆岸,落霞?xì)堈?,時有鷗來去。一杯渺渺懷今古。萬事悠悠付寒暑。青箬綠蓑便野處。有山堪采,有溪堪釣,歸計聊如許。
- 頌古三首千尺絲綸直下垂,錦鱗撥刺上鉤時。斜風(fēng)細(xì)雨歌歸去,醉倒蓬窗百不知。
- 易道錄招飲五首名於瑚璉斯為貴,身與鴻毛孰較輕。詩社近來多筆冢,醉鄉(xiāng)何處得愁城。
- 寒食贈游客陰陰畫暮映雕欄,一縷微香寶篆殘。寒食園林三月近,落花風(fēng)雨五更寒。箏調(diào)寶柱弦初穩(wěn),酒滿金壺飲未干。明日踏青郊外去,綠楊門巷系雕鞍。
- 次韻韓毅伯病瘧胸襟玉氣吐長虹,扶老猶須藥物功。示病維摩非實相,戲人瘧鬼助文窮。筆頭排悶詩千首,甕面消愁酒一中。無悶無愁始安樂,此身何日不春風(fēng)。
- 驄馬櫪上浮云驄,本出吳門中。發(fā)跡來東道,長鳴起北風(fēng)?;匕胺鞴鸢祝W汗類塵紅。滅沒徒留影,無因圖漢宮。
- 南屏山南有屏山掩翠扉,齊云亭子漫尋基。雨淋米老琴臺字,火烈溫公易卦碑?;厥捉痿~誰撫檻,銷魂白骨自污池。春風(fēng)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戌鼓悲。
- 以詩就葉洞春求畫蒲萄洞春豪杰士,妙筆出怪奇。寫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此手豈易得,此手難再攜。敢將有聲畫,博君無聲詩。
- 黃鵠下太液池高飛空外鵠,下向禁中池。岸印行蹤淺,波搖立影危。來從千里島,舞拂萬年枝。踉蹌孤風(fēng)起,裴回水沫移。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隨。太液無彈射,靈禽翅不垂。
- 人樂和豐方賣劍,誰貪遺滯忽亡簪——— 吳潛九用喜雨韻三首
- 戎容罷引旌旗卷,朱戶褰開雉堞高——— 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新樓
- 玉佩鏘鳴,衣冠有容——— 佚名明道元年章獻(xiàn)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 得姓共東樓,同朝兩故侯——— 樓鑰婁忠簡公挽詞
- 點滴三更雨,凄涼萬里情。——— 陸游得張季長書以大蓬見稱蓋以予寄祿官視昔秘書
- 運歸金鼎喚丁公,煉得似、一枚朱橘——— 陳楠鵲橋仙(贈蟄子沙道昭)
- 正江天、殘霞冠日,亂鴻遵渚。——— 楊冠卿賀新郎
-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 題梁任父同年
- 誰知高鼻能知數(shù),競向中原簸戰(zhàn)旗。——— 徐夤兩晉
- 何能尋四皓,過盡見長安——— 齊己過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