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從繁茂的蘆葦叢,趕出一群母野豬。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從繁茂的蓬草叢,趕出一窩小野豬。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注釋
騶(zōu)虞(yú):一說獵人,一說義獸,一說古代管理鳥獸的官。
茁(zhuó):草木茂盛貌。葭(ji?。撼跎奶J葦。
壹:發(fā)語詞。一說同“一”,射滿十二箭為一發(fā)。發(fā):發(fā)矢。一說“驅(qū)趕”。五:虛數(shù),表示數(shù)目多。豝(bā):母豬(此處因文意應為雌野豬)。
于(xū)嗟乎:感嘆詞,表示驚異、贊美。于,通“吁”,嘆詞,表示贊嘆或悲嘆。
蓬(péng):草名。即蓬草,又稱蓬蒿。
豵(zōng):小豬。一歲曰豵(此處因文意應為一歲的小野豬)。
騶虞問答
問:《騶虞》的作者是誰?
答:騶虞的作者是佚名
問:騶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騶虞是先秦的作品
問:騶虞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召南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騶虞賞析
此篇之所以有不同的解釋,分歧主要源于對“騶虞”一詞的理解。堅持“詩教”的學者們視騶虞為仁獸,認為此詩是描寫春蒐之禮的,人們驅(qū)除害獸,但又獵不盡殺,推仁政及于禽獸,但是將騶虞解釋為獸名最大的缺點是與詩意不能貫通。有人說,“騶虞”是一種義獸,它不食活物,只食死物,有著慈悲心懷;還有人說,詩中的“騶虞”所指并非義獸,而是管鳥獸的官職,指代專門管鳥獸的官吏。《魯詩》就已將“騶”釋為天子之囿,將“虞”釋為司獸之官,今人鮑昌《釋〈騶虞〉》一文,解“騶”為飼養(yǎng)牲畜的人,解“虞”為披著虎皮大聲呼叫的人,將騶虞合訓為獵人。
全詩兩章,每章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葭”是初生的蘆葦,長勢甚好,故用“茁”來形容。用“茁”還有一個好處,一下子就把蓬勃向上的氣息散發(fā)出來了。此句點明了田獵的背景,當春和日麗之時。風煦潤物,花木秀出,母豬藏匿在郁郁蔥蔥的蘆葦之中,極為隱秘,獵人卻能夠“壹發(fā)五豝”,所獲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蓬”指蓬蒿,草本植物。在這里,蘆葦也好,蓬蒿也好,都不是什么主角,只是用來點綴鮮花的綠葉。此句指出行獵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淺獸肥,雖然獵物小豬不易被發(fā)覺,但獵人仍然能夠“壹發(fā)五豵”,輕松從容。打獵的地點、背景在變,但獵人的收獲同樣豐厚,足見其射技之高超。作者截取了行獵過程中的兩個場景,簡筆淡墨,勾勒出獵人彎弓搭箭、射中獵物的生動畫面,可謂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關于“壹發(fā)五豝”與“壹發(fā)五豵”有多種解釋。有人說“壹發(fā)”是指射出一支箭;有人說“壹”不是確數(shù),“壹發(fā)”只是泛指射箭的動作;有人說“壹”是指一打,即十二,“壹發(fā)”是指射出十二支箭;還有人說這其實指的是一次驅(qū)車狩獵的行為?!柏^”可能是公豬也可能是母豬,“豵”是指小豬。其實是雄是雌,是大是小關系都不大,因為這里主要想說明獵物之多,以引出末尾的感嘆句:“于嗟乎騶虞”。
- 煎茶開緘試雨前,須汲遠山泉。自繞風爐立,誰聽石碾眠。輕微緣入麝,猛沸卻如蟬。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花隨僧箸破,云逐客甌圓。痛惜藏書篋,堅留待雪天。睡醒思滿啜,吟困憶重煎。祇此消塵慮,何須作酒仙。
- 望月婆羅門引 史尚書生朝 強村叢書校孔葒谷太平花有象,老花人星、喜花照滹陽?;ㄇ般曉牟?。壽樂堂名今年余慶,新到五花堂。看雞鳴問寢,鱗次稱觴。白眉最良。八州督,漢侯王。院院瓊林玉樹,畫戟清香。一椿五桂,更休說、燕山竇十郎。談麈上,白日羲
- 獨游二首性野趣無端,春晴路又干。逢泉破石弄,放鶴向云看。好僻誰相似,從狂我自安。芳洲亦有意,步上白沙灘。臨水興不盡,虛舟可同嬉。還云與歸鳥,若共山僧期。世事吾不預,此心誰得知。西峰有禪老,應見獨游時。
- 秋夕不寐槭槭始遙夜,騷騷無寐時。啼螀思歲晚,寒葉伴人衰。白發(fā)生將遍,丹砂化苦遲。多情是殘月,通曉共遙帷。
- 人生如流丸人生如流丸,冉冉不肯住。草變鶗鴃鳴,花零蝴蝶去。去去無奈何,一飯三起步。鬢綠密已稀,紅顏新忽故。往悔杳莫追。前瞻冥未悟。破鏡忽偶圓,墮甑寧足顧。方池疏雨余,歷歷見鳥度。沉吟高樹間,聊用寫心素。
- 和較藝將畢槐柳來時綠未勻,開門節(jié)物一番新。踏青寒食追游騎,賜火清明忝侍臣。拂面蜘蛛占喜事,入簾蝴蝶報家人。莫瞠年少思歸切,白發(fā)衰翁尚惜春。
- 呈張尚友秋風匹馬柳江邊,芹泮相逢意浩然。吏部文章懸日月,子長史記在山川。輸君何啻百籌上,期我曾言千載前。造物無情吾輩老,后生誰可囑遺編。
- 和襲美揚州看辛夷花次韻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致功。高處朵稀難避日,動時枝弱易為風??皩y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宮。不待群芳應有意,等閑桃杏即爭紅。
- 送范道卿赴省試君之先世真文雄,異時奏賦蓬萊宮。誰傳副墨過沙漠,至今猶稱長嘯公。芝蘭不乏后來秀,謂將褎然為舉首。至音澹泊識者寡,遂令聲名落盧后。北風吹霜日隱山,彩鸞繡襦寧復寒。同車西歸信可樂,得意自忘行路難。明年春風紫宸仗,遙對清光九天上。長安花盡君亦歸,緩轡重來一相訪。
- 魚游春水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煙光如洗,幾片花飛點淚。清鏡空余白發(fā)添,新恨誰傳紅綾寄。溪漲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懷易醉。十二欄干慵遍倚。雙鳧人慣風流,功名萬里。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歸帆夕陽里。何時送客,更臨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