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像蓬萊仙境一樣的太液池相距很遠(yuǎn),在西苑的房玄齡忙于援引上才。
雄雞初唱,關(guān)門就早已為他們打開;而賢明的宰相,正在“西園”忙于援引他們呢!
注釋
房玄齡:房玄齡(579—648),齊州臨淄(今屬山東)人。與魏征、杜如晦等同為唐太宗重要助手。任宰相十五年,求賢若渴,量才任用,史稱賢相。
迥(jiong):遠(yuǎn)。
西園:指西苑。房玄齡貞觀初任中書令,中書省靠近西苑。
雞鳴:《史記·孟嘗君傳》載,函谷關(guān)雞鳴開關(guān)放行。
賜房玄齡問答
問:《賜房玄齡》的作者是誰?
答:賜房玄齡的作者是李世民
問:賜房玄齡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賜房玄齡是唐代的作品
問: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 出自 唐代李世民的《賜房玄齡》
問: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 的下一句是 未曉征車度,雞鳴關(guān)早開。
問:出自李世民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世民名句大全
賜房玄齡賞析
此詩的主旨,是頌揚、勉勵房玄齡為國求賢。首句從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齡與“大液仙舟”距離甚遠(yuǎn),其無暇游樂、無意求仙之意已見于言外。次句從正面著筆,點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所以“迥”,也由此得到解釋。三、四兩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筆墨寫“引上才”的措施及其效果。唐王朝的京城長安四面都有“關(guān)”。如果閉關(guān)拒才,誰能進(jìn)來?可是如今呢,天未破曉,不遠(yuǎn)千里而來的英雄豪杰已經(jīng)驅(qū)車入關(guān),向長安進(jìn)發(fā)。這因為:雄雞初唱,關(guān)門就早已為他們打開;而賢明的宰相,正在“西園”忙于援引他們呢!四句詩,寫得興會淋漓,其求賢望治之意,溢于言表。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記·孟嘗君傳》函谷關(guān)雞鳴始開的典故,但其中的“關(guān)”并不限于函谷關(guān)。從泛指的、象征的意義上理解,會從更深的層次上把握全詩的意境美。
-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湘山湘水久經(jīng)懷,近歲扁舟始一來。頗見留傳詩句寫,故勝摸索畫圖開。城南雖郁平生志,冀北未空千里才。壯節(jié)曾聞趣除詔,辭官仍乃尚徘徊。
- 涼州詞樹發(fā)花如錦,鶯啼柳若絲。更游歡宴地,悲見別離時。
- 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yè)兼呈李明府標(biāo)簽:冬天村映寒原日已斜,煙生密竹早歸鴉。長溪南路當(dāng)群岫,
- 相士陳邦彥覓詩眼力知君已絕倫,奉傳一法更通神??辞炀舾呷司?,方是人間富貴人。
-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溫公一傳諫議劉,菊坡一傳吏部游。長庚伴月天欲曉,西照太白南羅浮。
- 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奚世都為汲郡太守客濟濟多士。實播令聞。王曰欽哉。余嘉乃勛徽音孔碩?;轄栵L(fēng)云。穆此芳烈。肇?fù)P清芬。
- 寄靜庵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去知吾鄉(xiāng)。大江之東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到梅花香。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裹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頭夜夜鳴干將。羨師物外無寵辱,庭前柏樹常蒼蒼。吁嗟急羽飛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墜滿室光,報師之意無以將。篇詩滾墨才淋浪,一聲雁過天南翔。
- 好事近(懷歸)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濕。無寐起來搔首,正參橫人寂。此心重省已回腸,何況是行役。欲棄利名歸去,奈楚天云隔。
- 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須彌納芥事堪驚,千歲聊堪一日評。世上相逢俱夢寐,古來何處是功名。簿書聽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蕩行。便與此山同不朽,不應(yīng)惆悵復(fù)牽情。
- 江城子 劉濟川來別,同宿康庵,夢與予過田來鴻去燕十年間。鏡中看。各衰顏。恰待蒙泉,東畔買青山。夢里鄰村新釀熟,攜竹杖,款柴關(guān)。人生誰得老來閑。記清歡。見君難。長路悠悠,回首暮云還。斷嶺不遮南望眼,時為我,一憑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