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xiāng)。您去的時候正值春江水滿,煙波浩渺。
日暮時分,孤舟一葉停泊在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
注釋
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之:去,到。
荊吳:荊是古代楚國的別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帶。吳也是古代國名,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荊吳在這里泛指江南。為:一作“連”。
春江:一作“江村”。淼茫:即渺茫。
何處泊:一作“何處泊”。
天涯:猶天邊。指極遠(yuǎn)的地方。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問答
問:《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的作者是誰?
答: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的作者是孟浩然
問: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是唐代的作品
問: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
問: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的下一句是 (淼茫 同:渺)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問: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揆之元楊載《詩法家數(shù)》:“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如果說這是送別詩常見的寫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這首詩就顯得頗為出格了。
詩題一作“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唐時所謂“進(jìn)士”,實后世所謂舉子(舉進(jìn)士)。得第者則稱“前進(jìn)士”??梢姸呕未巳|吳,是落魄的。
詩開篇就是“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既未點(diǎn)題意,也不言別情,全是送者對行人一種寬解安慰的語氣。以“荊吳相接”幾個字將千里之遙寫得近如比鄰,給人以比鄰咫尺之感,恰似說“天涯若比鄰”,“誰道滄江吳楚分”。說兩地,實際已暗關(guān)送別之事。但先作寬慰,超乎送別詩常法,卻別具生活情味:落魄遠(yuǎn)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的。這里就有勸杜晃放開眼量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素稱水鄉(xiāng)。不說“水鄉(xiāng)”而說“水為鄉(xiāng)”,意味雋永:以水為鄉(xiāng)的荊吳人對飄泊生活習(xí)以為常,不以暫離為憾事?!八疄猷l(xiāng)”描出江南特點(diǎn),也有以水為家之意。語屬寬解,情實至深。這樣說來雖含“扁舟暫來去”意,卻又不著一字,造語洗煉、含蓄。此句初讀似信口而出的常語,細(xì)咀其味無窮。若作“荊吳相接為水鄉(xiāng)”,則詩味頓時“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為鄉(xiāng)“說到正題上來,話仍平淡?!熬ァ笔茄矍笆?,“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寫來幾乎不用費(fèi)心思。但這尋常之事與尋常之景聯(lián)系在一起,又產(chǎn)生一種味外之味?!按航得!?,春江水滿,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風(fēng)順之意,但“淼?!倍钟滞赋銎嚆??!绊得!币辉~包含著復(fù)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讓讀者自去體味。這就是“素處以默,妙機(jī)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了。
“日暮征帆何處泊”,撇景入情。朋友剛才出發(fā),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lián)系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qiáng)烈對比。闊大者愈見闊大,渺小者愈見渺小。由景入情,抒發(fā)別緒。寫出友人的孤單寂寞。友人走后,詩人遙望江面,但見“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于是代人設(shè)想,船停何處?投宿何方?通過渺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qiáng)烈對照,發(fā)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guān)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xiàn)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這一問實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斷人腸”,詩人遙望漸行漸遠(yuǎn)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涌澎湃?!皵嗳四c”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jié)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皵嗳四c”點(diǎn)明別情,卻并不傷于盡露,可謂“不勝歧路之泣”(蔣仲舒評)。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jié)句點(diǎn)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dá)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jīng)具有詩人風(fēng)神散朗的自我形象。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的送者情態(tài),十分生動。讀者在這里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zhǔn)確”(聞一多《唐詩雜論》)。
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dú)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杜晃的深切懷念,也體現(xiàn)出詩人與友人杜晃之間的真摯友誼。詩中四句從寫景入筆,寓主觀感情于客觀景象之中,使客觀的景象染上濃重的主觀感情的色彩。
- 別群玉同舍才入蓬山路已迷,青虬夜吼又東西。荼蘼略有一日雅,蘚石未乾千佛題。冊府敲茶玄鶴舞,軍門草檄玉驄嘶。群仙定說粗官在,臺史今占太白低。
- 送總閣學(xué)士守秦亭二首幾日章街認(rèn)錦韉,平明頒節(jié)撫秦{左汗右干}。嚴(yán)廬侍從宣勞久,郄府詩書得帥賢,彀騎千蹄嘶隴月,城笳三疊破羌煙。
- 和元帥書記蕭郎中觀習(xí)水師元帥樓般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千帆日助江陵勢,萬里風(fēng)馳下瀨聲。殺氣曉巖波上鷁,凱歌遙駭海邊鯨。促宣一作從軍詠,回雇儒衣自不平。
- 絕句歸來深隱太湖濱,天與扶持百歲身。雖是浮云隔雙闕,丹心愛戴在君親。
- 驀山溪 寄完州諸公 以上六首見永樂大典卷一流水易換,客夢迷煙草。回首望高城,記西山、重重翠掃。橫塘秋水,云錦萬荷蓮,思往日,對薰風(fēng),沉醉花前倒。而今青鏡,白發(fā)催人老。后會一尊同,放元龍、座中吟嘯。虛名誤我,依舊廣文寒,歸來好。酒闌
-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玉殿瓊樓未為對,引慈眾生增渴愛。放出溈山水牯牛,熒熒露地難遮蓋。
- 嵩山十志十首云錦淙水?dāng)€沖兮石叢聳,煥云錦兮噴洶涌。苔駮犖兮草夤緣,芳冪冪兮瀨濺濺。石攢叢兮云錦淙,波連珠兮文沓絳。有潔冥者媚此幽,漱靈液兮樂天休,實獲我心兮夫何求。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fēng)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fēng)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孫及歸吳興家在霅溪傍,汀蘋繞舍香。草玄偏寂寞,為客苦凄惶。澤國聊傾蓋,春闈早擅場。陔蘭行可採,月桂自應(yīng)芳。稅駕臨滄海,回轅指大梁。裂裳趨遠(yuǎn)道,負(fù)米及高堂。季子裘雖敝,安仁鬢未蒼。明年杏園裹,輒莫負(fù)春光。
- 酹江月(北客用坡韻改賦訪梅)冰肌玉骨,笑嫣然、總是風(fēng)塵中物。誰掃一枝,流落到、絕域高臺素壁。匹馬南來,千山萬水,為訪林間雪。淵明愛菊,不知誰是花杰||。憔悴夢斷吳山,有何人報我,前村夜發(fā)。蠟屐霜泥煙步外,轉(zhuǎn)入波光明滅。雪后風(fēng)前,水邊竹外,歲晚華余發(fā)。戴花人去,江妃空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