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熱,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斷絕。
知道入經(jīng)常度越祁連城,哪里會害怕見到輪臺月。
請入下馬暫進入酒家壚,送入到萬里之外西擊胡。
功名富貴只向馬上求取,入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注釋
磧西:即安西都護府(治里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魯番。
赤亭道口:即今火焰山的勝金口,為鄯善到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祁連城:十六國時前涼置祁連郡,郡城在祁連山旁,稱祁連城,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南。
輪臺:唐代庭州有輪臺縣,這里指漢置古輪臺(今新疆輪臺縣東南),李副使赴磧西經(jīng)過此地。
脫鞍:一作“脫衣”。酒家壚:此代指酒店。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問答
問:《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的作者是誰?
答: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的作者是岑參
問: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出自 唐代岑參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問: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的下一句是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問:出自岑參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參名句大全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賞析
這首詩作于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載)舊歷六月。當(dāng)時,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師西征,李副使(名不詳)因公從姑臧(今甘肅武威)出發(fā)趕赴磧西(即安西都護府)軍中,岑參作此詩送別。
這首送別詩,既不寫?zhàn)T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寫分手時的難舍離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說話行事,祝酒勸飲,然而字里行間卻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蕩漾。
李副使將離武威,遠赴磧西,因而詩的開頭兩句即點明時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經(jīng)的火山、赤亭這段最艱苦的旅程開篇?!盎鹕轿逶氯诵猩佟?,詩人早有吟詠,況六月酷暑。作者不從餞行話別落筆,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個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艱苦、毅然應(yīng)命前行的豪邁氣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別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兩句在寫法上作一轉(zhuǎn)折,明寫李氏不平凡的經(jīng)歷,激勵其一往無前:“知道您經(jīng)常出入邊地,豈能見到輪臺的月亮而惹起鄉(xiāng)愁呢?”這里“豈能”故作反問,暗示出李副使長期馳騁沙場,早已把鄉(xiāng)愁置于腦后了?!柏M能愁見輪臺月”,是盛唐時代人們積極進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個昂揚的音節(jié)。詩的五、六兩句是招呼、勸說的口氣,挽留李副使脫鞍稍駐,暫入酒家,飲酒話別。作者越過一般送別詩多訴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籬,直接提出此次西行“擊胡”的使命,化惆悵為豪放,在送別的詩題下開拓了新的意境。詩末兩句直抒胸襟,更是氣貫長虹:“功名請向戎馬沙場上求取,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語氣恭敬而堅決。這既可看作岑參勉勵李氏立功揚名,創(chuàng)造英雄業(yè)績,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壯志。這兩句將詩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氣使后世多少讀者為之激動振奮。
這首詩熔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別詩的窠臼。其口語化的詩歌語言,讓人感到親切灑脫。悠揚流美的聲調(diào)給人以奔放明快的詩意感受。自由活潑的韻律,跌宕有致的節(jié)奏,顯示出一種豪邁的氣勢,傳達出火一般的激情,將給遠行者以極大的鼓舞力量。
- 送魏六侍御葬哭葬寒郊外,行將何所從。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幾重。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疇昔輕三事,嘗期老一峰。門臨商嶺道,窗引洛城鐘。應(yīng)積泉中恨,無因世上逢。招尋偏見厚,疏慢亦相容。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誰知長卿疾,歌賦不還邛。
- 蝶戀花(戊戌和鄧南秀)柳眼窺春春漸吐。又是東風(fēng),搖曳黃金樹。宜入新春聞好語。一犁處處催耕雨。未有花須金縷縷。醉夢悠揚,似蝶翩躚舞。一枕仙游何處去。覺來依舊江南住。
- 疏影(為意一侍郎賦)晴空漠漠。怪雪來底處,飄滿籬落。元是花神,管領(lǐng)春風(fēng),幽香忽遍林壑。玉仙緩轡江城路,全不羨、揚州東閣。似天教、瑤珮瓊裾,薦與翠尊冰勺。聞道兒童好語,豐年瑞覆斗,占取紅萼。驛使飛馳,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樂。聯(lián)鑣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約。醉歸來、夢斷西窗,怕聽麗譙悲角。
- 訴衷情·送春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fēng)斜。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 李昭德為王弘義語昔聞蒼鷹獄吏,今見白兔御史。
- 次韻奉酬參議林郎中見貽之作紫宸疇昔幸同朝,去國俄驚數(shù)舍遙。輕細難沾時服賜,氤氳正想御香飄。年加賴有板衣戲,心靜真同桂隱招。龍瑞此時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橋。
- 風(fēng)入松禁煙過后落花天。無奈輕寒。東風(fēng)不管春歸去,共殘紅、飛上秋千??幢M天涯芳草,春愁堆在闌干。楚江橫斷夕陽邊。無限青煙。舊時云去今何處,山無數(shù)、柳漲平川。與問風(fēng)前回雁,甚時吹過江南。
- 奉和子龍大監(jiān)與舍弟贈答之什石渠東觀兩優(yōu)賢,明主知臣豈偶然。鵷鷺分行皆接武,金蘭同好共忘年。懷恩未遂林泉約,竊位空慚組綬懸。多少深情知不盡,好音相慰強成篇。
-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衲昃旁露巳?,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M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鉆鉧潭記 鉆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huán)焉,有泉懸焉?! ∑渖嫌芯诱撸杂柚接我?,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貿(mào)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于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鉆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鉆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dāng)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眴柶鋬r,曰:“止四百?!庇鄳z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渡?,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握撸簠俏淞辏徆?,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鉆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匡L(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石渠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huán)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cè)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fēng)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鑿闹菽恋弥埲ヴ栊?,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石澗記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于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絡(luò)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后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煽识鴣碚?,先石渠,后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后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shù)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踰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二川分,有積石橫當(dāng)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奇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也?! ∴?!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 感皇恩此之心聲,比夢又差有實也變化屬朝班,鯤鵬相并。健翼垂云風(fēng)用壯。扶搖得勢,不藉仙人仙杖。旁觀生意氣,猶神王。此去漢庭,春光駘蕩。親見子虛不惆悵。鳶肩捷上,自有唐家格樣。三臺旬月里,堪歌唱。
-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杜甫石筍行
- 氣爽夜碪鳴——— 柳惲搗衣詩
- 當(dāng)年頭上,慣曾簪幡勝。——— 陳著賣花聲
-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李白張相公出鎮(zhèn)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詩余答以此詩
- 簪裾皆是漢公卿,盡作鋒铓劍血醒。——— 韓偓八月六日作四首
- 上書臺斗大居士,作緣冰漕皇華使——— 楊萬里寄題張縣尉敬之南昌官寺重新子真祠堂
- 汞鉛不在身中取,龍虎當(dāng)於意外求——— 白玉蟾與趙寺丞
- 游人半入煙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樓——— 釋永頤西湖日暮
- 客里逢春想恨濃,故園花木夢魂同——— 朱淑真春色有懷
- 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zhuǎn)夜將分——— 陸游秋夕虹橋舟中偶賦
- 10柯基宇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