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
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風(fēng),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jīng)來了。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
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著燈花,心里想著愛侶。
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雨:四部叢刊本《樂府雅詞》作“日”,旁注“雨”。晴:四部叢刊本《樂府雅詞》旁注“和”;《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統(tǒng)》《古今詩余醉》《林下詞選》《歷代詩余》《漱玉詞》(詩詞雜俎本)作“和”;《花草粹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作“清”; 《草堂詩余別集》注“一作清,誤”。初破凍:剛剛解凍。
柳眼:初生柳葉,細長如眼,故謂“柳眼”。眼:《草堂詩余別集》注“一作潤”;《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林下詞選》、詩詞雜俎本《漱玉詞》作“潤”。梅腮:梅花瓣兒,似美女香腮,故稱“梅腮”。腮:《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林下詞選》、詩詞雜俎本《漱玉詞》作“輕”。
花鈿(diàn):用金翠珠寶等制成花朵的首飾。
乍:起初,剛剛開始。衫:《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統(tǒng)》《古今詩余醉》《歷代詩余》《林下詞選》《漱玉詞》(詩詞雜俎本)作“衣”。金縷縫:用金錢縫成的農(nóng)服。
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稱“山枕”。山,《草堂詩余別集》注“一作鴛”。斜欹:《歷代詩余》、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作“欹斜”。欹(qī):靠著。
釵頭鳳:即頭釵,古代婦女的首飾。因其形如鳳,故名。
夜闌:夜深。燈花:燈蕊燃燒耐結(jié)成的花形。
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問答
問:《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的作者是誰?
答: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的作者是李清照
問: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是宋代的作品
問: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出自 宋代李清照的《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
問: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的下一句是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問:出自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清照名句大全
蝶戀花·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賞析
此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綜》等都題作“離情”,而《草堂詩余別集》還注云:“一作春懷”。由此看來,這些恐均非原題,是后人據(jù)詞作內(nèi)容添加的;此外,“春懷”與“離情”確也概括了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從詞作的內(nèi)容與風(fēng)格來看,這首詞當寫于詞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別,李清照獨居時。
“暖日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開首三句,詞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筆。但見初春時節(jié),春風(fēng)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復(fù)蘇,嫩柳初長,如媚眼微開,艷梅盛開,似香腮紅透,到處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詞人前期生活雖然沒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獨具的才情、細膩的情感,以及對外部世界敏銳的感悟、強烈的關(guān)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現(xiàn)在詞作里,就是經(jīng)?;坌莫氄?,發(fā)人所未發(fā),見人所未見?!芭涨顼L(fēng)”似還不足以表達春天到來的特征,而緊接以“柳眼梅腮”(此句歷來被稱為“易安奇句”),則使到來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隱在《二月二日》一詩中有“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蘇軾在《水龍吟》詞中描繪柳葉情狀是“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磥砼~人受此啟發(fā),抓住兩個極具特點的事物,寫出春天的生機。第三句的“已覺春心動”,從語意上看,是對春天來臨總的概括,實亦是自己懷春之情已動之流露。詞人游春、賞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這句也暗啟后二句詞人所抒發(fā)的情思:“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迸~人的細膩、敏感的思緒與感悟進一步強化,面對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聯(lián)想到自己獨處深閨,孤棲寂寞,這與往日和丈夫趙明誠一齊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賞析詩文的溫馨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一個“誰與共”,道出此刻詞人內(nèi)心的苦澀。緊接著詞人用一個細節(jié)來進一步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苦澀,淚水流淌,臉龐上的香粉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覺得頭上戴的花鈿也是沉甸甸的。
詞作的下片,詞人以細微的筆觸,緊承上片末句,著重刻畫自己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春暖天晴,春裝初試,然而詞人卻足不出戶,去觀賞那美好的春景,卻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釵頭鳳給壓壞了?!吧秸怼保刺凑?,因其如“凹”形,故稱山枕。詞人不出戶觀賞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觸引傷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悶,慵懶至極。一個“損”字,也暗示詞人慵懶、無精打彩。末二句:“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背畋緹o形,卻言“抱”,可見此愁對其來說有多“濃”,多重,更何況是“獨抱”,此情更是難堪?!盁o好夢”,是說現(xiàn)實很寂寞無聊,想在夢中去尋求慰藉,但卻始終無法進入夢鄉(xiāng),直至夜闌人靜之時,仍剪弄燈花,以排遣愁懷?!蔼q”字寫活了詞人百無聊賴的情態(tài)。此外,剪弄燈火,古時婦女常藉以卜數(shù)夫君之歸期。這兩句寫得極為細致、生動,看似毫不經(jīng)意,如敘寫生活本身,實是幾經(jīng)苦煉,沒有生活經(jīng)歷和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是無法寫就的。清詞論家賀裳評這兩句為“入神之句”(《皺水軒詞筌》)。
- 楊子京益壯樓征蠻老將何矍鑠,馬如飛龍鎧如石。不記腥云毒雨時,苦憶阿游乘下澤。累累薏苡化明珠,讒夫萋菲何代無。說死嗜生非烈士,欲行輒止真賈胡。江東領(lǐng)軍今獨步,快劍雄筆風(fēng)雨過。壯肌無身宰樹高,壯懷有弟樓名大。樓前萬象供指呼,遠蒼近綠開畫圖。榮謝隨時各稚耋,宇宙不改同朝晡。請君清坐自探索,此本無虧何所益。
- 景伯正字招東郊觀梅晚集花院秀遠堂舉之舍弟十里寒梅欲斗妍,東郊尋勝喜聯(lián)翩。漸看冰泮池塘外,又見春生島嶼邊。漁艇招招浮遠水,畬田漠漠起平川。惜無畫手王摩詰,只把君詩寫蜀箋。
- 望金陵行闕圣代規(guī)??缌袑m臺殿壓金鰲。三山落日青鸞近,雙闕清風(fēng)紫鳳高。石虎蹲江蹯王氣,玉麟涌地鎮(zhèn)神皋。太平不用千尋鎖,靜聽西城打夜?jié)?/div>
- 休日
彌旬出沐道山頭,僦廡蕭蕭避俊游。枉是胸中無塊壘,可能皮里有陽秋。駕車款段慚鄉(xiāng)品,托乘鴟夷笑客愁。曲突無煙賓坐冷,時聞庭雀一啁啾。- 詠史馬融
堂下青衿日就文,帳中絲竹遏行云。豈應(yīng)魯壁遺經(jīng)日,雅秦洋洋滿耳聞。- 祝英臺近(后溪次韻日熙堂主人)
殢余酲,尋舊雨,愁與病相半。綠意陰陰,絲竹靜深院。絕憐事逐春移,淚隨花落,似翦斷、鮫房珠串。喜重見。為誰倦酒慵詩,筠屏掩雙扇。白發(fā)潘郎,羞見看花伴??煽昂脡魵垥r,新愁生處,煙月冷、子規(guī)聲斷。- 讀史學(xué)白體
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當年亦殺兒。史筆是非空自許,世情真?zhèn)魏笳l知。- 寄棲一上人
花塹接滄洲,陰云閑楚丘。雨聲雖到夜,吟味不如秋。古屋藏花鴿,荒園聚亂流。無機心便是,何用話歸休。- 湯村逢陳安性
束裝清曉來江浦,瘦馬羸童犯山雨。解鞍入寺聞鐘聲,堂上僧齋日初午。故人聆我足音喜,紗帽相逢坐東廡。別來幾日頷生須,相見驚疑更問語。念昨與君俱隨書,貧賤不為人比數(shù)。侍郎門館乏容悅,舉子文章慚莽鹵。瞽言強獻亦何有,君去東州我之楚。可憐今日江頭路,草草逢君具雞黍。我貧無策未容飽,君祿雖微不猶愈。如今未可計得失,且作新詩致醇醑。- 登莒子臺
莒國丘垅在,莒臺荊棘深。憑高一極目,懷古重傷心。平楚蒼煙暝,遇風(fēng)白日沉。誰論客懷抱,灌木自悲吟。 - 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