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雨過后一只蟬在聒噪,松桂飄蕭氣候已交秋。
青苔長滿寂階,白鳥故意遲留。
暮靄已生深樹,斜陽漸下小樓。
誰知這條寂靜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華的揚州。
注釋
禪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揚州使節(jié)衙門東三里。史載其位于蜀岡徊尾,原是隋煬帝故宮,后建為寺,居高臨下,風景絕佳,是揚州勝景徊一。
蟬噪:指秋蟬鳴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br />飄蕭:飄搖蕭瑟。
階砌:寂階。
白鳥:指通常為白色羽毛的鳥,如鶴、鷺一類的鳥。故:故意。遲留:徘徊不愿離去。
暮靄:黃昏的云氣。
竹西路:指禪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揚州甘泉徊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稱歌吹亭。
歌吹是揚州:典出鮑照《蕪城賦》:“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蕪城即揚,由此化出“歌吹是揚州”。歌吹,歌聲和音樂聲;吹,指吹奏樂器。
題揚州禪智寺問答
問:《題揚州禪智寺》的作者是誰?
答:題揚州禪智寺的作者是杜牧
問:題揚州禪智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題揚州禪智寺是唐代的作品
問:題揚州禪智寺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出自 唐代杜牧的《題揚州禪智寺》
問: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的下一句是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問: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牧名句大全
題揚州禪智寺賞析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杜患眼病寄居揚州禪智寺。當時,杜牧任監(jiān)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得知消息,即攜眼醫(yī)石生赴揚州探視。唐制規(guī)定:“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倍拍烈蚣儆獍偃斩x職。此詩著意寫禪智寺的靜寂,和詩人憂弟病、傷前程的黯然心境不無關(guān)系。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睆摹跋s”和“秋”這兩個字來看,其時當為初秋,那時蟬噪本已嘶啞,“一蟬噪”,就更使人覺得音色的凄咽;在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也露出了蕭瑟秋意。詩人在表現(xiàn)這一耳聞目睹的景象時,用意遣詞都十分精細?!跋s噪”反襯出禪智寺的靜,靜中見鬧,鬧中見靜。秋雨秋風則烘托出禪智寺的冷寂。
接著,詩人又從視覺角度寫靜。“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迸_階長滿青 苔,則行人罕至;寺內(nèi)白鳥徘徊,不愿離去,則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鳥,似乎是所見之物,信手拈來,卻使人倍覺孤單冷落。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從明暗的變化寫靜。禪智寺樹林茂密,陽光不透,夕陽西下,暮靄頓生。于濃蔭暮靄的幽暗中見靜。“斜陽下小樓”,從暗中見明來反補一筆,頗得錦上添花之致。透過暮靄深樹,看到一抹斜陽的余輝,使人覺得禪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這畢竟是“斜陽”,而且是已“下小樓”的斜陽。這種反襯帶來的效果卻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靜。
至此,詩人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禪智寺的幽靜,似乎文章已經(jīng)做完。然而,忽又別開生面,把熱鬧的揚州拉出來作陪襯:“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禪智寺在揚州的東北,靜坐寺中,秋風傳來遠處揚州的歌吹之聲,詩人感慨系之:身處如此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卻只能在靜寂的禪智寺中凄涼度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傷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寫景中暗含著詩人多少身世感受、凄涼情懷。
這首詩寫揚州禪智寺的靜,開頭用靜中一動襯托,結(jié)尾用動中一靜突出,一開篇,一煞尾,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趣,藝術(shù)構(gòu)思是十分巧妙的。(湯貴仁)
- 文德初聞車駕東游龍旆叢叢下劍門,還將瑞氣入中原。鰲頭一蕩山雖沒,烏足重安日不昏。晉客已知周禮在,秦人仍喜漢官存。自憐閑坐漁磯石,萬級云臺落夢魂。
- 覽夢得所藏李伯時畫吳中三賢像因各書絕句西曲淅淅動高梧,目送浮云悟卷舒。自是歸心感秋色,不應高興為鱸魚。
- 十二時/憶少年望嵩邙。永昭陵畔,王氣壓龍岡。鞏洛靈光。郁郁起嘉祥。虛彩帟,轉(zhuǎn)哀仗,閟幽堂。嘆仙鄉(xiāng)路長。景霞飛松上。珠襦宵掩,細扇晨歸,崑閬茫茫。滿目東郊好,紅葩斗芳。韶景空駘蕩。對春色、倍凄涼。最情傷。從輦嬪嬙。指瑤津路,淚雨泣千行。翠珥明珰。曾憶薦瓊觴。春又至,人何往。事難忘。向斜陽斷腸。聽鈞天嘹亮。清都風細,朱欄花滿,誰奏清商。紫幄重簾外,時飄寶香。環(huán)佩珊珊響。問何日、反雕房。
- 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之一夙起喜舒曠,徑趨城上樓。初陽動禾黍,積雨失汀洲。水牯負鴝鵒,山樞懸栝蔞。坐慙真隱子,物我兩悠悠。
- 滿朝歡憶得延州,舊曾相見,東城近東下住。被若著意引歸家,放十分、以上抬舉。小樣羅衫,淡紅拂過,風流萬般做處。怕伊驀地憶人時,夢中來、不要迷路。
- 次韻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楚楓丹外客颿稀,水拍長天雁字垂。樂事喜逢千日酒,憑高正在九秋時。吳歈調(diào)笑歌楊葉,蠻鼓{左金右堅}閎引柘枝。使騎相逢且留飲,行看卓馬轡如絲。
- 六州齊天宇,四海洽淳風。接寶胄,垂真檢,景祚無窮。成玉牒、日觀歸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欽檜井、云蹕巡東。國本震為宮。乾文煥炳,真祠曲密,重祥疊瑞,瓊蘊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鴻。詢吉士,郊兆執(zhí)玉薦衷。鍾律應、云物迎空。樂和輪囷。嘉氣蔥蔥。天神來降發(fā)沖融。玉燭四時通。星回金輅雷作解,昆蚑被惠,億載帝基隆。
- 九子峰小大扶攜作伴行,歡然戀戀意相傾。信知萬古山頭石,還有人間母子情。
- 洛陽少年行銅駝陌上桃花紅,洛陽無處無春風。青絲結(jié)尾連錢驄,相從射獵北邙東。東鞭縱鏑未云畢,青山圍圍載紅日。云分電散無影跡,黃雞示鳴已復出。
- 挽余丞相四首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師。冕裳親奉日,鼎鼐手調(diào)時。揖遜承三節(jié),安危系一辭。世平今似水,卻嘆哲人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