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離家遠游之人試著換上了單薄的春衣,枝頭的桃花已凋謝,野生的梅子已經(jīng)發(fā)酸。
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鳴聲停止了,原來是東風又起,帶來了數(shù)日的寒冷。
注釋
游子:指離家遠游之人。
春衫:單薄的春裝。
試單:嘗試著換上單衣。
怪來:驚疑。
歇:停,這里指蛙畏寒而聲息全無。
作:起。
暮春問答
問:《暮春》的作者是誰?
答:暮春的作者是吳濤
問:暮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暮春是宋代的作品
問:暮春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出自 宋代吳濤的《暮春》
問: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的下一句是 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
問:出自吳濤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濤名句大全
暮春賞析
詩人頗善于選擇人的典型形象。開頭寫氣候之乍暖,并點示出春夏之交的季節(jié)。從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角度進行描寫,先從視覺角度寫“游子春衫”、“桃花飛盡”,再從味覺角度寫“野梅酸”,預示春去夏來,天氣轉暖;接著從聽覺與觸覺的角度,以蛙聲停歇與東風之寒寫出氣候忽然轉冷。
前兩句寫“游子春衫”,游子長年在外,對氣候冷暖的變化最易感知。此時游子脫去冬衣而換上單薄的“春衫”,這個視覺形象反映出氣候的溫煦,又給人一種舒服、輕松的美感。一個“試”字寫出游子的心理狀態(tài),寓有因氣溫不穩(wěn)定而嘗試之意,也為后面的“又作東風十日寒”埋下伏筆。次寫“桃花”和“野梅”。桃花于仲春開放,但此時已“飛盡”;梅花于初春開放,夏初結梅子,此時則“野梅酸”,二物皆足以顯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寫桃花,仍從視覺角度,不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盡”前冠以“飛”,又顯示了動態(tài)美。寫梅則從味覺角度,一個“酸”字,足使口舌生津。這兩句寫氣侯乍暖,點出春夏之交的季節(jié)。
本來春去夏來,天氣轉暖,自然也蛙鳴悠揚,到第三句詩意陡然一轉,詩人生疑,不知為何蛙聲一夜之間全部停歇,末句解開謎底,原來是天氣轉冷。這樣寫使詩歌結構上起承轉合曲折有致(峰回路轉、波瀾起伏、一波三折、別開生面),豐富了詩歌的意境。
后兩句寫忽寒。詩人審美感受相當細膩,也很會捕捉典型的細節(jié):“怪來一夜蛙聲歇”,這是從聽覺角度落墨,寫氣候忽冷。詩人很會捕捉典型的細節(jié):先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前兩天氣候乍暖時,田蛙也為之歡欣歌唱,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聲歇”,確令人感到“怪”?!坝肿鳀|風十日寒”:原來是氣溫又變寒,青蛙于氣溫變化極敏感,他們躲進洞里,聲息全無,正顯示著“東風十日寒”。此句又從觸覺角度來寫?!笆铡迸c“一夜”相對,時間更長,但畢竟已是“東風”,此“寒”自是強弩之末,不必為之生畏。
這首詩純?nèi)粚懘合闹蝗藗儗φ€寒氣候的體驗,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但選材精到,體驗細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別是注意全面調(diào)動各種審美感覺,從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角度進行描寫,使詩的意境顯出多層次,多側面,具有立體感,給人以更豐富的美感。語句清晰,體驗真切。通過典型細節(jié)和景物描寫,表現(xiàn)游子對季候變化特別敏感的某種心理。
- 當涂道中春晴不慷慨,十日和清陰。蝶宿花留粉,鶯眠柳借金。邊塵方障眼,漢壁尚關心。醒去愁無奈,杯行滿滿斟。
- 題危見心所藏陳常庵水月障及松鶴蘆雁各一首陳郎筆勢并州剪,十幅生綃秋綠遠。老蟾欲作騎鯨游,推墮玉盤波底轉。謫仙濡袍窺采石,東坡醉客歌赤壁。兩翁已矣愛者誰,我欲扁舟擫長笛。
- 丁端叔茶馬會同年同庚竹林賓主樂襟期,并榜齊年兩見之。丙午同生雖共老,甲辰笑我獨為雌。秋鴻社燕時難值,桂酒椒漿醉莫辭。半是天涯老行客,耆英當繼洛中詩。
- 杏園即席上同年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開,青云在平地。枕上數(shù)聲鼓,衡門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匆匆出九衢,僮仆顏色異。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晴陽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對酒時忽驚,猶疑夢中事。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 念奴嬌(再用韻傷春)花落風初定。倚危闌、衷情欲訴,躊躇不忍。把酒問春春無語,吹落游塵怎任。待淚雨、紅妝蔫盡。不道燕銜春將去,誤啼鵑、喚起年年恨。芳草路,人愁甚。浮生一夢黃梁枕。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談?chuàng)]柄。金谷平泉俱塵土,誰是當年豪勝。但五柳、依然陶令。千古興亡東流水,望孤鴻、沒處殘陽影。無限意,傷春興。
- 南陽酂詩置酒向南宮,分明將將雄。指蹤為第一,大國賞元戎。似續(xù)惟人杰,危忘盡狗功。賢哉垂儉德,千古仰清風。
- 六州歌頭后半月聞報,賦此。向來人道,真?zhèn)€勝周公。燕然眇。浯溪小。萬世功。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宮中贗。堂中伴。翻虎鼠,搏F37D雀,覆蛇龍。鶴發(fā)龐眉,憔悴空山久,來上東封。便一朝符瑞,四十萬人同。說甚東風。怕西風都人竊議者稱西頭。甚邊塵起,漁陽慘。霓裳斷。廣寒宮。青樓杳都城籍妓皆隸歌舞,無敢犯。朱門悄。鏡湖空。里湖通葛嶺瞰里湖,無敢過。大纛高牙去,人不見,港重重。斜陽外,芳草碧,落花紅。拋盡黃金無計,方知道、前此和戎。但千年傳說,夜半一聲銅。何面江東。
- 題徐壽畫牛此大武者,二十八蹄。茂樹之下,豐草萋萋。牧童且嬉,夕陽未西。何如桃林,歸去來兮。
- 題刁光胤畫冊雪松圖夢中衣褐定何祥,明眎由來世澤長。誰擬前身是韓子,為他毛穎著文章。
- 魯季飲敷文挽詞二首競爽云間陸,同升天上張。東堂聯(lián)折桂,南省繼含香。風月三千首,金絲十二行。初終全五福,似續(xù)付諸郎。
- 10角色制造者